本报讯(记者 徐国明)近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今年以来市经信委紧紧围绕“工业发展集群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集约化”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园区规模层次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工业企业入园率80%,新上项目入园率100%。
为抓好结构调整,引导工业企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产业集中和园区建设作为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载体来抓。产业分布集中化。围绕加快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依托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大产业振兴提升”规划布局,通过政策引导,要素流动,着力做好“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文章。产业层次高端化。针对莱芜市钢铁产业占比过半的现状,从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入手,抢抓国家宏观政策机遇,在做强做精钢铁产业的同时,重点抓好能源、机械、纺织、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努力扩大非钢产业比重。特色产业集群化。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基础好、企业数量多的优势,进一步完善规划布局,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运用先进生产方式,向附加值高的产业链条发展,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集中区集聚,目前已经形成8大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强化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是工业园区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重点引导各园区依托其产业特点,着力搭建“三个平台”。行业交流平台。为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莱芜市近年来先后建立了钢铁贸易商会、塑料机械协会,去年又相继成立了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物流产业联盟等等一批协会组织,加强了行业信息交流,促进了企业间协作配套,有利于调整优化业内资源,加快产业升级。企业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园区内企业信息交流,各重点园区均建立了与市级网络服务平台、区级网络中枢相联系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应用项目涉及了机械、化工、冶金等10多个行业。市场开拓平台。引导企业积极采用网络营销等模式大力开拓市场,莱芜市90%以上的企业开展了网络营销工作,在“好品山东”注册的企业总量达到200余家。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是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工作中,按照“一园一业”、“一园一特”的发展目标,以现有企业为基础,用“加法”的办法,通过上大项目、好项目来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各镇级园区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促进了区域实力提升。
在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促进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严格项目能评审查。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的源头,在全市范围内,对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和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节能评估审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指导各级企业围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创建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初步建立了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和社会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
新闻推荐
山东省暨莱芜市纪念7·11世界人口日集中宣传活动启动 7月11日,山东省暨莱芜市纪念7·11世界人口日集中宣...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