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夜已有些冷了,但老城镇东屯村的文体广场上却锣鼓喧嚣,人声鼎沸。如今,吃完饭来到小广场上逛一圈、溜儿一会,兴起时扭一段、跳一曲已经成为老城镇居民的“常规活动”。
近年来,老城镇党委、政府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丰富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角度出发,抓好文化队伍建设培训,注重传承历史记忆,挖掘地方特色,多措并举,为广大百姓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场地,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不断推动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
建平台,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先有良好的场地和设备,才能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群众们才能积极参与进来。 ”该镇东屯村负责人孙太仲说到。在东屯村文化站,笔者看到了整洁明亮的农家书屋,整齐排列着各种图书;院内摆放着锣、鼓、音箱等设备。
老城镇党委、政府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通过服务平台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团队,进行各文娱演出队演出交流等信息的公布与公开。同时,老城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力打造文化活动“硬环境”。以全县农村公共服务维护运行机制试点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对范庄、三合街、南关、赵庄等村的活动场所及文体设备进行维护,在东屯、小王庄等村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共铺设花砖8000余平方米,在村内主干道安装路灯100余盏,协调发放广场舞用音箱30余个。
抓队伍,加强文娱人才培养
48岁的张大姐刚刚参加了德州市组织的广场舞培训,这两天正忙着教老姊妹们新曲子。 “每个社区至少一个文娱队,每村至少两个带头人。 ”这是年初镇宣传委员在党政联席会议上立下的 “军令状”。
该镇立足镇情实际,引导各社区居民成立了健身队、秧歌队等文化队伍,采取 “老带新”等方式对文化队伍进行培训,并积极组织居民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2014年各社区(村)、基层组织共推举文娱队负责人82人。镇文化站对各负责人进行备案管理,并定期组织开展广场舞培训、交流演出等活动,通过培训与交流,在提升各文娱队的表演水平的同时,以负责人为中心,吸引群众参与,组建文娱队伍。截至目前,全镇各社区(村)、企业、社会组织共有文娱队伍50余支。
该镇文化站还注重挖掘地方特色,传承历史记忆,针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屯花杠舞今年来表演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镇文化站组织年轻机关干部、农村青年学习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同时,该镇鼓励离退休老干部定期在镇文化站开展免费毛笔技法培训,吸引周边200余名幼童学习参与。
重实效,开展丰富文化活动
老城镇党委、政府多方统筹协调,依靠良好的硬件环境和文娱队伍,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夜生活”。
为进一步丰富全镇文化内涵,提高城乡文化品位,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老城镇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活动。镇文化站设有演出场地、配备演出乐器,全年365天无假日向群众开放,有京剧票友来这里唱念做打,有书法爱好者在这里挥毫泼墨;开展了大剧团来到小乡村,邀请省剧协山东梆子剧团到该镇演出,专业的设备服装,字正腔圆的念白一开场就赢了个满堂彩,一曲“秦香莲”让千名群众大呼过瘾;组织开展中秋节文艺汇演,东屯架鼓、南屯花杠、东北大秧歌、广场舞悉数上阵,近2000人到场观看。另,据不完全统计, 2014年7月至9月,镇党委政府、各企业、社会组织共组织电影放映130余次。
一场接一场的文娱活动精彩纷呈,老城镇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点亮了基层群众的“夜生活”。
■ 本报通讯员 柳延超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忙碌的生产车间,进进出出的运货车辆,成为每天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的一道靓丽风景。从2008年落户平原,到今天蓬勃的发展,史丹利发展实现了“三级跳”。目前公司年产能已达100万吨,去年年生产各配...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