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城镇化\’是应对当前莱芜市经济形势、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城市转型、建设‘五个莱芜\’的必然选择。”市人大代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张绪忠说。
张绪忠认为,推进全域城镇化工作,要牢牢把握省会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按照“小市大城区”、“全域城镇化”战略部署,突出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品质,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做美城市、做优环境、做深文化,打造精品魅力城市。二是统筹发展,全盘考虑,全面谋划,有组织、有规划、有目标、有秩序地推进城乡建设工作,加快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基础设施对接和重要资源共享,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完善配套,坚持“地上地下”“里子面子”同等重要、同等对待、同步推进,真正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四是建管并重,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成果,努力提升城乡现代化管理水平。
壮大主体 增创优势
市人大代表、市农业局局长陶务瑞说,近年来,莱芜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理念,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以承包农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的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有力推动了全域城镇化建设。其中,培植壮大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54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2家、联合社11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家庭农场4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步成为引领农民发展规模生产、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骨干力量,有力地支撑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
陶务瑞表示,市农业部门将紧抓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机遇,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心任务,实施“现代农业增效提升”工程,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
以人为本 统筹推进
市人大代表、苗山镇党委书记李明宏说,“小市大城区”是市委、市政府遵循莱芜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正确决策,是准确把握莱芜市情、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现实选择,是顺应群众过上美好幸福新生活实施的重大战略。推进“小市大城区”建设,对于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莱芜市城市化的总指针、总遵循。
李明宏表示,苗山镇将把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支撑。立足苗山实际,积极构建以钢铁深加工为主导,以光伏新能源和外贸出口为补充的工业支撑新格局,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坚持把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城镇化建设重要基础,进一步完善农村新社区配套设施,提升社区功能,为百姓打造良好居住环境。全面完成学校、卫生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商业街功能、打造第三产业发展平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与此同时,着力实施水东路苗山段的提升改造和方下河苗山段的综合整治等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抢抓机遇 转型升级
市人大代表、山东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柳建增说,莱芜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推进“全域城镇化”的基础较好。随着莱芜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将会不断增多。在“全域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会得到不断健全完善,城乡居民会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了城市的面貌,提升了城市形象,也为进城打工人员创造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可以使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地向镇区集中。从而为城市建设发展聚集更多的人气,集中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城市的发展更好地服务。
柳建增认为,随着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在相同条件下,农业占用劳动力越少,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不仅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农业逐渐向“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柳建增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抓住“全域城镇化”发展机遇,逐渐转变管理模式,在管理上下功夫,进行“管理升级”,向效率要利润。
全力突破 打造亮点
市人大代表、市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郑德庆认为,全域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对于推动“四个发展”、建设“五个莱芜”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开发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已成为聚集产业的高位平台,也提升了西部老城区形象。郑德庆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城镇化、居民市民化\’的思路,把全域城镇化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力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工作中,将重点推进“三纵四横”七条道路建设工程;加快嘶马河、莲河等4条河道的治理、提升;加快城市综合体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幸福宜居新城区。加快推进环卫保洁、城管执法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探索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新机制,为农村融入城市、农民向市民转化创造条件。
经济开发区将2014年确定为城市社区“内涵提升年”,坚持“便民、惠民、利民”的原则,以创建省级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加快推进徐家河、冯家坡等城市社区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设现代化精品社区。
强化创新 服务“三农”
在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农业农村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市政协委员、农行莱芜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照军说,2013年,农行莱芜分行大力实施“三农”信贷资源倾斜政策,加大涉农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积极助力“三农”结构调整,为1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授信融资和资金结算等各类服务,覆盖率达70%,全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43亿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为莱芜加快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吴照军说,农行莱芜分行将按照制定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图谱规划》,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对规模农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支持涉农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加大对现代设施农业、农业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产品组合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充分利用惠农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的延伸能力,逐步构建专业化“三农”服务系统,向农村提供覆盖面更广、更加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城乡一体 惠民利民
“城乡一体化发展,很符合老百姓的心声。”市人大代表、钢城区辛庄镇城岭村党支部书记赵东仕说。以前的农村总是和脏乱差联系到一起,“三堆”现象严重,百姓生活水平不高,城乡差距很大。现在,随着莱芜市这几年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很多村庄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村庄环境变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城里也差不了多少。
城岭村是辛庄的一个小山村,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村里名气越来越大,各项建设越来越好。前不久,城岭村还邀请了省规划设计院高标准为山村的建设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在规划中,既有村民居住小区,又有旅游度假小区,还有综合服务大楼、公园、人工湖等。赵东仕表示,村里真正改造完成后,老百姓肯定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新闻推荐
...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