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梅秀丽 通讯员 滕振华 王田)近日,记者从岚山区经信局获悉,该区又有两家企业荣获“山东品牌建设示范单位”称号。目前,全区共有山东名牌13个、中国名牌2个。
“品牌效应”拉动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为此,该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让“龙头企业”向高端发展,在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项目对上争引方面,实现了从“撒芝麻盐”向“重点集中”的突破。根据科技创新对产业支撑贡献率的大小,确定扶持标准。目前,该区11个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省资金扶持1667.8万元,占全市争引资金总额的70%。
为充分放大产业品牌的资源吸引效应,岚山区先后投入巨资规划建设了海洋食品药品工业园、钢铁配套产业园区、化工产业园区、木材产业园区,其中,海产品加工、木材贸易加工成功申报山东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临港石化、海洋食品药品产业被列入市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木材产业园区成功申报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和国家级进口木材检验检疫除害处理区。区域综合承载力的扩容升级带来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据统计,该区的冶金产业年产值已过500亿元,食品药品年产值近200亿元,石化产业、木材贸易加工产业也都过百亿元。
发展产业集群品牌,需政策“软实力”为支撑。该区先后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发展环境的意见》及《补充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除每年从区财政列支140万元奖励扶持创新计划项目以外,还积极牵线企业与大专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先后促成鲁圣集团与中科院等技术合作关系23对,组建电气自动化、有机精细化工等行业研发中心及研发基地16家,建成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4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刘惠“霜熟稻粱肥,几村农唱;灯红楼阁迥,一片歌声。”近年来,东港区“眼”向基层,“面”朝群众,挖掘文化底蕴,创新文化载体,城乡群众文化蓬勃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不断成长壮大,城乡6...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