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出土于长清岗辛战国墓,“零件”和木杆可随身携带,组装起来非常方便千年“帐篷”重现人间

来源:济南时报 2012-12-18 23:57   https://www.yybnet.net/

作者:钱欢青

□本报记者 钱欢青

帷帐构架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钱欢青 摄

古代食器,是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器浅如盘,下有把,圈足,大多数有盖。

山东博物馆二楼第8展厅,荟萃了山东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文物精品。在第8展厅的中间部位,有一个三面被围起来的小空间,展出了一个看起来颇为“现代”的帐篷。

这个帐篷看起来挺“现代”,其实,它的历史却非常久远,它来自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那个时候,“帐篷”还不叫“帐篷”,叫“帷幄”。《史记》中司马迁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就是这个“帷幄”。

从深埋地下的战国大墓中沉睡千年,到亮相省博成为无数人了解历史文化的标本,这个珍贵的“帷幄”背后,还有着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

“迷信”,保护了古墓

这座神秘的战国墓位于现在长清区归德镇岗辛村。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但是附近的村民都知道这是一座“土冢”。说起来,这座占地5亩多、高6米的大墓能长时间得以保存,还和“迷信”有关。

根据村民的说法,解放前,一个村民家的耕地紧邻大墓,有一次这个村民为了耕种方便将墓的边缘修直,结果不久他就得了场大病。“文革”初期,一个在外工作的干部回村,不听母亲的忠告,从墓上弄了一些土回家填猪圈,结果当年他媳妇就得了重病离世。这本来是一种巧合,但是当村民把灾祸的降临与古墓联系在一起时,自然而然就对它产生了一种敬畏和恐惧。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墓上动一锹土。

1975年秋天,长清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根据规划,必须把墓葬封土铲平,好让水渠通过,结果谁也不敢动手。最后迫于无奈,村民们诚惶诚恐地将锄头、铁锨伸向古墓,为了保平安,有的村民甚至在背地里烧香、磕头。奇怪的是,“动土”之后一年多,村里平安无事。大家这才意识到过去发生的那些事情只是偶然的巧合,对古墓的恐惧也就消失了。于是土质比较纯净,离村又近的墓葬封土便成了村民的取土场,没过多久,封土就被挖掘殆尽。

1977年,长清文化馆的同志向省博物馆报告,岗辛大墓的封土已经被夷为平地,墓室已经暴露,难以保护。博物馆考虑到“文革”时期“想要富,先挖墓,一夜一个万元户”的影响尚未消除,于是立即决定发掘古墓。

“笨贼”,错失堆满文物的器物坑

参与岗辛战国墓考古发掘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罗勋章先生,在一篇题为《长清岗辛战国墓发掘追记》的文章中,详细回忆了发掘过程,记述了发掘中的一些趣事。

岗辛战国墓位于一条南北大道东侧的高坡山,墓前还有一条南大沙河流过,这里背山面水,视野开阔,不愧为一处“风水宝地”。但高坡上的高大封土堆,也成为吸引盗墓贼的“广告牌”,所以考古人员并未“妄想”能从墓中发现重要文物。在去除浮土寻找墓口时,他们果然在墓室西北角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盗洞。不过万幸的是,这是个“笨贼”,因为盗洞从器物坑上口穿越而过,他竟然没有发现埋藏着众多随葬品的器物坑。盗墓贼虽然进入了椁室,大概没捞到什么油水,心有不甘,于是不惜力气又在椁底挖了一个深达5米的竖井式盗洞,结果还是徒劳,只好悻悻离去。

结果,考古人员在保存完好的器物坑里有了令人惊喜的发现,他们总共发掘出了36件(组)青铜器、7件铅器和一串骨石串珠。

“帐篷”,2000多年的精美“穿越”

在器物坑里发现的一系列陪葬品中,最为精致的是4件镶嵌着红铜丝和绿松石的铜盖豆和一组青铜帷帐构件。

这组帷帐构件一共12种72件,其中包括转角柱支座铜构件4件、转角柱脚铜构件4件、檐柱支座铜构件2件、十字形脊中节点铜构件1件等。另有帷钩37件。随葬时虽未组装架设,但构件仍安装在木杆上,木杆虽然已经腐朽,但是同一部件两端之间的距离为恢复各部件的长短尺寸提供了依据。恢复之后,这些“零件”被组装成为面宽2.64米、进深2米、背高2米、檐高1.63米的四坡顶帷幄构架,再以丝麻织物披覆便成帷幄,就成了现代人所说的帐篷。

12月14日上午,记者在山东博物馆仔细观察“帐篷”时,巧遇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从军先生带着学生在博物馆上课,他告诉记者,这套帷帐构架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青铜器“零件”非常巧妙,木杆和“零件”可以分别携带,等到主人需要休息时,可立即组建成一个帷帐,非常便捷,“据我所知,早在上世纪60年代,济南市文物商店就收进来一套几乎同样的帷帐构件。这两套帷帐构件是很少见的青铜器。”

记者看到,在被复原的帐篷后面的墙壁上,还画着一幅将军出行图,低处千军万马,将军站立高处,正在“视察部队”,旁边就搭着一个帐篷。将军累了,就会坐到帐篷里传号施令、吃饭饮酒。古代将军出巡场景,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除了从2000多年前“穿越”而来的精美帐篷,博物馆展厅里还放着同一墓葬出土的铜豆、铜壶、铜舟等青铜器。铜豆上的几何连云纹,是用红铜丝和绿松石镶嵌而成。这种镶嵌工艺非常复杂,须在预铸好的铜器阴纹纹饰中镶嵌其他物质材料,再经打(,使之与铜器表面成为平滑的一体。由于这种工艺费时费工,技术要求也高,所以一般多用在小件器物上,很少用到大件器物上,所以弥足珍贵。

墓主人身份高贵但不知究竟是谁

根据罗勋章先生的阐述,岗辛战国墓所处的位置已经表明墓主人身份的高贵。《吕氏春秋》说“凡葬必于高陵之上”,既可避水泉之湿,又可显示死者生前的崇高地位。从发掘情况来看,岗辛墓的墓室和墓道壁呈阶梯状,有宽大的生土二层台,墓壁还涂抹澄江泥并刷白粉。这些都是战国中晚期齐国大型墓葬的特征。

齐国都城在临淄,因此临淄出土齐国墓很多。临淄齐国墓的封土结构大致可分为平铺式、柱心式和起冢式三种。通过比照,考古人员发现,岗辛战国墓封土结构属于柱心式。该结构由封土中心的长方形柱状的封土柱及其四面的护坡组成。封土柱采用夹棍夹绳系板建筑技术夯筑而成。柱壁垂直,夯面平直,夯层较薄而且厚薄均匀。

墓葬封土是墓葬形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封土的结构和建筑方法是显示当时建筑技术和水平的标志,是研究建筑史的重要资料。因此,弄清楚墓葬封土的建筑方法和过程,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建筑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另外,封土作为墓葬的地上建筑,也是社会等级的标志。《周礼》说“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礼记》说“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封土的大小、高低与形制是墓主人生前身份尊卑、地位高低的反映。岗辛战国墓占地5亩多、高6米,因此墓主人的地位一定很高。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墓主人究竟是谁,也许将成为一个永久的谜团。

新闻推荐

张夏镇镇长张涛:壮大水龙王产业园 打造工业强镇

作者:杨雯雯□本报记者 杨雯雯14日,在谈及2013年发展蓝图时,张夏镇镇长张涛介绍:在继续打造工业强镇的同时,抓好民生工作,让农民安居乐业。今年张夏镇将突出工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大...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出土于长清岗辛战国墓,“零件”和木杆可随身携带,组装起来非常方便千年“帐篷”重现人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