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金涛
今年以来,莱城区积极引导经济薄弱村立足实际谋发展、求大变,这些村立足资源优势纷纷在土地上做文章,通过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让昔日贫瘠土地上摇身一变长出了大项目,为薄弱村趟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成功大道。
流转土地实现集约经营——— 规模化带来高效益
仅用1年时间,茶业口镇东榆林村就摘掉了“薄弱村”这顶帽子,“这全是土地流转给俺村带来的变化呀。”对此,村党支部书记郭恩林激动地说。
2011年冬,郭恩林偶然得知苗山镇某村搞黄烟种植,一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左右,郭恩林心头一震:村里有900多亩山岭地,能不能也走这条路子?在与烟草公司多次协商后,最终签订了种植合同。为保证种植规模,村两委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对所占土地分类,确定土地流转价格,通过公示、入户征求意见的方式,确保占地村民对流转年限、流转价格满意。“这些山岭地普遍比较贫瘠,作物产量少,引进黄烟种植后,村民一亩地能拿到700元的土地补偿,烟草公司还给村集体每亩地170元的种植补贴。光这300亩的黄烟种植,就能给村集体带来5万多元的收入。”郭恩林高兴地说,发展黄烟种植,不仅壮大了集体,也富了群众。今年,通过土地流转,村里还引进了仙农园生态农业项目,村集体每年又能获得2万多元的协调服务费。
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乡村牌”闯出大市场
农村要发展,并不是非要上企业、建厂房,立足实际,做好“特”字文章,农业一样能带来丰厚效益。
和庄镇上佛羊村是个300口人的小山村,大都是些山岭薄地,村里积极争取土地挂钩试点政策,整理改造荒地、山岭、河道,增加土地200多亩,流转给日照客商种植茶园。适宜的水源、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使种出的茶叶质量好、叶片厚、耐冲泡、市场前景好。目前全村已流转出土地635亩发展茶树种植,每亩地按600元流转,村集体从中收取50元管理费,每年可增收3万多元。为了扩大种植规模,现在村集体牵头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玉佛山”品牌。“我们将着力打造种产销一条龙,带动起炒茶厂、包装厂的发展,不断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和销售市场。”村党支部书记张俊业满怀信心地说,“我们争取五年内使茶园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
流转土地服务项目建设——— 强引擎带动大发展
“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楼房,房子大、卫生、宽敞,条件太好了。”11月8日,大王庄镇孤山村村民苏友强搬进了崭新的楼房。至此,全村314户村民全部住进了镇上统一规划的集中居住区。
“依托集中居住区建设,通过旧村拆迁,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而且复垦了200亩土地,以每亩每年700元流转给山东鲁建集团公司,村集体增收14万元。”孤山村党支部书记高立玉说。
像孤山村一样,全镇20个薄弱村都列入集中居住区规划范围。镇党委政府与山东鲁建集团合作,迁村腾地,建设综合性城镇集中居住区。各村搬迁入住后,每复垦1亩土地,村集体可收入700元,三年内完成19个村整体搬迁,实现5个村集体收入过100万元,20个村集体收入过20万元,通过规模化的土地流转,将从根本上实现薄弱村的整体转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亓慧)12月11日下午,凤城街道20个村(居)的党支部书记连同片区书记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办公室内,对自己的招商引资情况进行公开晾晒,一比高低。凤城街道为了扩大招商力度,在机关干部全...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