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丹摄□见习记者崔丹
村里每户人家都有十星级文明户考核表格 见习记者崔丹 摄□见习记者 崔丹 通讯员 景峰
走进枣园街道曹庄村,一幅现代农村的美丽画面呈现在记者眼前:道路平坦宽敞,村庄绿树掩映,农房错落有致……然而,更加吸引记者的是,每家每户的客厅内都摆放着一个精心装裱的十星级文明户考核表,“我们村早就摆脱贫困了,现在大家业余时间都忙着‘追星\’,考核表盖上的星星多,代表家里的文明程度就高。”曹庄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曹庄村地处枣园街道办事处驻地以西1公里处,1997年,曹庄村两委针对本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的现状,启动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多年来不断完善,引来全国各地到此学习,曹庄村也因此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省级文明单位。
十星户评选激励农民致富
据了解,曹庄村从1997年开始实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结合本村实际修订了“组织纪律星、法律制度星、科技致富星、计划生育星、爱国奉献星、道德文明星、团结和睦星、绿色环保星、街院卫生星、移风易俗星”十星内容。制作了考核标准卡分发到每户,由专门的考核小组对村民进行考核。
曹庄村村民老李是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的受益者。“1997年之前,自家田里只种了些玉米、小麦,全家人勉强能吃饱,也不懂其他作物的栽培技术,农闲时就打牌聊天。”老李告诉记者,1997年开始,村委专门请来农业技术员,每年举行至少两次农技培训,老李家第二年就种上了大葱等经济作物,村委还帮忙联系销路,家庭收入翻了一番,1999年,考核组在自家十星级文明户考核表“科技致富星”一栏盖上一枚大红色的星星。
文明程度提高,促进物质生活改善
“以前,村里的男女老少农闲时节聚在一起不是抽烟喝酒,就是打麻将。”曹庄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村两委当时意识到,不能忽视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决定从精神陶冶入手,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几经尝试探索,摸索出了一种新型精神文明创建载体―――“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十颗星好像十颗标杆,家家争创“十星”,户户比增收致富,比邻里互助,比庭院美化,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麻将桌,年轻人外出务工,中老年人有时间就美化庭院、帮助邻里,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曹庄村在“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上,评星标准上求高不求低,评星方法上求严不求松,确保了评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还建立了“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双重激励机制,将评星与加强村务管理挂钩,与村里的部分优惠政策挂钩,使广大群众自觉地把十星户当作自己的面子和提高家庭信誉度的好办法。2011年,曹庄村435户家庭有380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385户中再评出10户家庭为双文明标兵户,村里出钱组织双文明标兵户家庭外出旅游。通过评星,村民的文明程度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姑娘相亲要看对方是不是“十星户”
曹庄村几年前发生的一个村民“借星”的故事,至今仍在广泛流传。村里的青年小李要与邻村一个姑娘相亲,可他家还缺一个“街院卫生星”,急得团团转,便跑到村委会考核处商量先盖上颗“街院卫生星”。“这星是自己双手挣的,咋能随便借!”工作人员一口回绝了他。
姑娘相亲那天,看到他家因为少了一颗“街院卫生星”而不是十星级文明户时,说了一句话:“等到你把卫生星挣到手后,我们再谈婚事。”
这对小李触动很大,一年后,他终于挣到了“街院卫生星”。如今,在曹庄村男女婚嫁,讲究“门当星对”,绝非是一件新鲜事。
村民们说,现在姑娘谈对象“不看嫁妆不看房,单挑家有十星郎”。争当十星文明户已经成为曹庄群众普遍认同的荣辱观,这种观念如一粒粒种子,播撒到曹庄村角角落落。
新闻推荐
作者:王静□本报记者 王 静通讯员 尹延芳 于亚男为超前谋划明年工作,扎实推进今冬明春重点农业工程,近日,龙山街道召开今冬明春重点工程调度会,孙家大学生创业基地、盛源百果园等10个新上农业...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