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骞 通讯员 吴云 吴其林
“课程观决定教育价值观,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素质结构,课程实施质量决定教育质量。”这是莱城区教研室主任王俊相对课程的定位。该区把课程建设作为深化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坚持课程、课堂、课题三课一体,向有效的常规管理要质量。
“回顾课改十年,在课程建设上,我们坚持学研富脑、单项突破、典型引路、课程整合四步走,以此助推学校特色发展,助推区域教育均衡。”王俊相主任说。该区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构建起德育、读书两大类序列化、主题化的必修课程体系,建立起探究类、技能类、体验类、方法类、拓展类、艺术类、体育类等适合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体系。
学研富脑,唱响规范曲
强化课程意识,坚持学研一体,不断增强课程贯彻力与执行力。几年来,全区教育系统认真学习和研究《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莱城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莱城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指导意见》,为学校开足开全国家课程、规范地方课程、丰富校本课程、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建设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保障。
创新实施“听一节课,指导一名教师,带动一个学科,推进一所学校”一线教研法,全面落实教研员跟进式指导的四项职责:对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研究和管理;对中小学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跟进式指导;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的管理与指导;对学科教学与评价行为的监控和引领,及时研究解决中小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力求开足、开全、开好课程。今年,以全区解放思想大讨论为载体,各教研员累计调研学校90余所,开展学科教研300余次,听课1200余节,对课程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单项突破,唱响展示曲
自课改以来,新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彰显其综合性,体现其实践性?一度让教师纠结。莱城区采用小课题研究,让教师人人能“综合”,个个肯“实践”。
该区始终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来抓,努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2006年,我们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课题研究,通过专家报告、课堂观摩、教师培训等方式,每年一次成果展示,共享课程资源,共同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教研员张梅荣介绍说。现全区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已举办6届,确立小课题1576个,区级展示520个,玻璃工艺、剪纸、布艺、泥塑、脸谱、沙瓶画、花鸟画等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作和审美能力。大王庄中心小学57岁的教师冯玉珠,自编书法教材,自创书法体操,实现了书法艺术与学生的体质、心智有机结合;凤城中心小学的“玩转童年”,大王庄上崮联小的成语文化研究,茶业口镇中心小学的中草药研究,口镇中学的生活科技等,从生活中选题,从当地资源中挖掘,小课题研究实践创生课程建设新成果。
典型引路,唱响示范曲
为促进学校课程建设步伐,该区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办法,学习山东省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的做法,每年召开一次课程建设现场会。2009年,在花园学校召开了中小学课程建设现场会,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2010年先后召开了8次全区的课程建设部署现场会,苗山中学承办了全市的课程建设现场会,大力宣传和推广了课程建设成果;2011年在凤城街道召开了区域推进课程建设现场会;2012年在高庄中学和莲河学校分别召开了初中、小学的课程建设现场会。活动的举办,推介了典型,强化了示范,搭建了全区加强课程建设的展示台,各级各学校逐步建立了探究类、技能类、体验类、方法类、拓展类、艺术类、体育类等适合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体系,让课程建设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
课程整合,唱响效益曲
针对目前课程设置科目偏多、教学时数不够、内容上的重复等问题,该区着力进行三级课程整合。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作为加强课程建设,整合教学内容与时数,实现课程相互渗透、互惠共赢。全区以思品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将思品课程内容、学校德育活动、地方教材中的《安全教育》,以及学科中的主题教育活动有机整合,互为补充,省时高效,形成了新的德育教育体系。从构建大语文课程入手,部分教师大胆压缩教材教学时数,牛泉中心小学的吴钦玲老师每单元节省10课时用于学生大量阅读,全面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第二实验小学以校为单位打造“三生教育”课程体系,定期召开课程整合与开发联席会议,实现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有机渗透和整合,让师生构建了立体完整的知识体系,这都是课程融合催生出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孙丽丽)为深入开展好“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充分展示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大项目建设的成果,7月9日至11日,莱芜市组织各级机关干部进行大项目观摩...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