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振国 宋炜
在日照市公路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4月26日,在山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章)获得者表彰大会上,市公路局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光荣称号,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高奖项之一。作为2012年全省公路系统和日照市唯一获此表彰的单位,日照公路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日照市公路管理局公路建、养、征、管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市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主框架,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干线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为日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刮起一股“公路交通旋风”。先后荣获市、省级以上荣誉200多项,连续五年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2010年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12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系统建成“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全国巾帼文明岗”3个,有9个单位建成“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被日照市委、市政府授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在全省公路系统“十五”、“十一五”期间开展的“创建文明行业”竞赛活动中连续9年夺杯,6次银杯,3次铜杯,在2011年度全省公路系统综合考评中,总成绩第一名,在全省17地市中脱颖而出,夺得十二五期间全省公路系统综合评比的首座“金杯”。
“把心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上”成为日照公路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普遍共识。多年来,日照市公路管理局精心打造“与时代同步、与文明同行”的文化品牌,积极实施路政执法素质工程、形象工程和阳光工程,深入开展“温馨收费亭、愉快伴你行”金牌服务活动,保畅通保安全,树品牌树形象,确保“路修到哪里,文明就延伸到哪里”,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捷的公路交通条件。
“要想富先修路”。日照市公路管理局始终坚持把公路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思考谋划,紧紧围绕全市重大决策部署推进落实,科学规划布局,加快升级改造,提高通达能力。在工程建设中,该局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施工、高效能管理,把安全、质量和廉政作为三根高压线,建立健全三个保证体系,严格落实三个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资金安全。2011年11月26日,日照港疏港高速提前半年竣工通车,标志着日照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该局抢抓发展机遇,加大争引力度,圆满完成了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改建项目,路网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干线路网在引导产业布局、制定园区规划、促进招商引资、加快港口物流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和服务支撑作用,成为全市“一带三轴八区十大产业”蓝色经济总体布局的重要依托。
“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养护管理,日照市公路管理局突出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精细化养护“三大重点”,实现了养护理念、社会保洁、日常考核“三个创新”,全市公路运行质量显著提升,优良路率高达98.2%,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在2011年的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大检查中,日照境内的日兰高速、沈海高速和204国道城北段顺利通过路况检测,实现了不丢分的目标,得到了国家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充分展现了日照公路的品牌形象,为山东公路实现蝉联第一的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积极推进公路安保工程,修复加固危旧桥梁,整治道路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通行性能。重点实施了付疃河大桥改造工程,确保了桥梁运营和交通安全,重建工程计划2012年10月份竣工。
日照市公路管理局大力推行文明服务,创新推出窗口式、一站式、延时式、预约式、快捷式等“五种服务模式”,积极采取满员上岗,开足收费车道,实施客货车辆分流引导等措施,扎实做好旅游高峰和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了收费公路的通行效率。2011年以来,全市公路系统深入开展了以“温馨收费亭、愉快伴你行”为主题的金牌服务活动,积极培育微笑文化,掀起了“微笑服务竞赛”热潮,激发了收费队伍活力,擦亮了城市窗口形象。严格收费政策,认真贯彻执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加快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依法治理倒卡、闯岗、假军车、增设虚轴、干扰计重收费等不法行为,有效防范了国家规费流失,连续5年在全省公路规费征收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开辟11条专用车道,确保了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快速通过。截至2011年底,放行“绿色通道”车辆共计43万余车次,免征通行费8625余万元。
“认真贯彻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坚持从严治政、严格执法,加强教育培训,强化执法监督,建立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廉洁高效、富有活力的路政执法队伍,连续多年无行政复议败诉案件发生。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大力实施公路综合整治,总结提炼出了“清、拆、分、挡、刷”五字口诀,创新实行路村、路镇、路厂、路港共建模式,组织开展了“非公路标志集中整治”、“路域环境整治月”、“文明交通行动”等专项行动,优化了公路通行环境,树立了路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严格涉路工程审批,改善路政装备,强化路政巡查,加大治超力度,提升路政管理效能,不断提高公路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信息化建设,构建涵盖公路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出行信息服务等功能的综合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公路运行可视化、管理数字化和服务智能化。
准确把握公路行业发展态势,坚持以公路文化引领文化公路建设,提出了由“公路文化”到“文化公路”转型的公路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公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十一五时期,精心打造“日照公路与时代同步、与文明同行”的文化品牌,成为全国交通系统的知名品牌。十二五期间,日照公路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以创建文明行业为载体,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浓郁特色的路文化、桥文化、站文化、车文化和公路人文化,广泛开展公路文化产品创作,逐步实施行业形象统一战略。大力弘扬以“铺路石”、“愚公移山”、“港城铁军”为内容的“日照公路精神”,将公路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融入到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中,构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体系。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确立了“扎根公路土壤、融入先进理念、体现地域特色、呈现个性元素”的文化公路建设思路,制定了建设体现具有日照地域文化特色的“莒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三大文化公路的建设目标,全市“十二五”文化公路建设发展的蓝图基本成形,率先走在了全省公路转型发展的前列。市公路局连续五年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2011年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卓越单位”,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授予“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先进单位”。
积极履行社会公共责任,一路开拓,一路赞歌,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帮助三庄镇贾家沟村、高泽镇隽家沟村、巨峰镇柳古庄村、西湖镇南乐台村、日照街道小莲村、河山镇茶庵村碑廓镇东集后村等包联村铺筑街道,通有线电视、自来水,建设党员活动室,完善村委文化设施。自2008年以来累计捐款260余万元,踊跃参加“抗震救灾”、“慈心一日捐”、“送温暖、献爱心”、“滴水工程”、“春蕾工程”等社会公益活动,帮扶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受到众口一词的赞誉。
疏港高速与沈海高速互通立交桥雄姿
新闻推荐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刘相宝)今年以来,东港区旅游局围绕“打造文化名区、建设幸福东港”这一主线,精心实施“旅游兴区”战略,有力促进了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打造旅游产业新增长...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