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宜(山东)●征文
被颠覆的
两句俗语
俗语是指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它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秋风扫落叶”和“宁在人底下,不在树底下”两句家乡的俗语,从小就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不曾想,时至今日,我却不得不动摇了:因为如今除了“秋风扫落叶”外,春风也“不务正业”地开始扫起落叶来了;过去的树大都是一个个光棍儿,孤苦伶仃的,可如今却膝下“子孙满堂”,温馨、和谐得不得了了。
过去,咱们滕州所栽植树木的品种比较少,主要有杨树、柳树、槐树、榆树和几种果树等,这些树儿的叶子一到秋天就陆续变黄了,继而被秋风一扫而光,落叶归根了。在寒冷的冬季里,除了村外祖坟旁的几棵柏树还有点绿意外,其他的树头上都是光秃秃的,大自然一下子失去了勃勃生机,令人望而生畏。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设“森林滕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在全社会形成了“种树就是种德、种树就是种福、种树就是种财、种树就是种空间”的浓厚氛围。为了把滕州城建设成为“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绿之城,花之都”,我市大量引进了外地的一些抗低温的树种,极大地改善了树木品种结构,美化了环境。比如,我所在的小区楼前和道路两旁栽植的大叶女贞树等,在寒冷的冬季里,其树叶也一直保持着绿色,只有到了来年的暖春,新的树芽冒出来之后,它才恋恋不舍地被春风所刮掉。这些树儿持续的绿叶,给人们度过漫长的冬季增添了些许温暖,增强了人们战胜寒冷的信心和勇气,更净化了冬天的空气,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十分惹人喜爱。怪不得一些中老年朋友常慨叹道:“春风扫落叶真好!”
“宁在人底下,不在树底下”,是说树儿十分霸道,没有人情味儿,它上遮住了阳光,下蚕食了土壤中的养分,别的植物根本无法在其下面生存。因此,过去的树底下大都是光秃秃的一大片空地,连根草芽儿都很难找到。可如今,在我们的城市里,可谓见缝插绿,你看,河滨南路的人行道上柳树坑里,树周围又栽满了小柏树苗等,绿油油的,煞是好看;善国南路上四条各1米多宽的绿化带中,更是大树、中树、小树等错落有致地搭配着,相辅相成,携手共生,宛如一个个几世同堂的大家庭,美不胜收。这大概是园艺师们根据植物间“相生相克”的科学原理所精心设计的吧。面对此景,不少人曾风趣地说:“改革开放新事多,树下变成‘安乐窝\’(树木和谐人欢乐)!”
经过短短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两句俗语的动摇,就彰显了我市林业战线变化的冰山一角。
新闻推荐
...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