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分流山北段齐长城,走向宛若英文字母“S”。(资料片,郑德杨摄)午后,骤雨初歇,尽管尚未放晴,但山岭上的苍翠树木、碧绿庄稼,撩开朦胧的面纱,清晰可见。
站在山下,抬头望去,蜿蜒曲折的登山小径,一改平时的模样:变身小溪,雨水自山上往下哗哗流淌。记者一行从山脚逆水而行,脚踩泥巴,向上攀登,一路趔趔趄趄,行进缓慢。小径当中,因长久少有人行走踩踏而疯长的一丛丛、一簇簇杂草,挡不住去路,两旁高秆的玉米、低矮的花生,间或有不高不矮的谷子、大豆,渐渐被甩在身后。慢慢走过一个S型大弯道,绕过一座小山头,原本位于远处的目标愈来愈近。
攀登的这座山,名叫分流山,位于山东东南沿海地区,行政区划隶属五莲县洪凝街道。历经2500余载风吹雨淋、电闪雷击的齐长城分流山北段,就顽强地屹立在这里,自西向东延伸,走向宛若英文字母“S”。
同行的摄像记者拿出一架无人机,开始空中拍摄。他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忽而向左,忽而往右,升高时钻至云层以上,俯冲时贴近山体表面,反复数次,依然没有拍出清晰的齐长城S型身段,连声叹息。
“现在玉米蹿到一人多高,掩盖了齐长城的美丽容颜。秋末时节,高秆的庄稼收获归仓,齐长城的挺拔身姿方才显露出来。那年,我站在远处,给这段齐长城拍了一幅照片,把其S型身段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漂亮极了!此照片赢得众人称赞,还登上了五莲文物志。”对此,郑德杨洋洋得意。
作为五莲县文旅局文物保护科负责人,科班出身的郑德杨,后来更新设备,换上像素更高的照相机,但是所拍照片质量依然难以超过当初那幅。他感慨:看来,拍照既需要先进设备,亦需拍摄者捕捉拍摄对象的瞬间神态。
话题回到分流山段齐长城本体。相传,汉武帝曾在此山栽植银杏树。不过,当地老百姓栽植的主要树种还是松树,目前已经长大成林,远远望去满眼苍翠。
郑德杨说,分流山的主峰,海拔552米,为周边山峰的制高点。后来,一条公路跨越齐长城分流山段,连接长城内外,因此此地在军事上便具备了特殊的价值,成为战争年代兵家必争之地。
“那边的山峰上,伴随山势,建有蜿蜒曲折的齐长城。很早以前,上面有一座炮楼子,常年驻有哨兵把守,不时来回走动,四处瞭望。这座炮楼子,就是烽火台吧?”梁家坪是五莲县洪凝街道的一个村庄,位于分流山脚下。村民李申云土生土长,爱听故事且记忆力强的他,脑子里装了不少来自村中老人一代代口口相传的故事。
此外,尚有一些与战争有关的故事片段,散落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书籍和当地居民的记忆之中——
相传,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曾率兵在五莲山区击退李睦。
清朝咸丰十一年,官绅富豪之家曾在分流山北侧的昆山上构筑圩子,防御捻军。
抗日战争时期,在这片山区,亦经常有不同派别的地方武装及土匪出没,混战厮杀。这里的老百姓依托山林,与日寇、伪军及土匪斗智斗勇,支持抗日游击队。
郑德杨说,分流山主峰南北走向,雨水泉水东西分流,当地老百姓亦称之为分岭山。
下雨时,山峰东南侧的雨水以及山间泉水流入潮白河,往南流淌24公里,出五莲县境,经青岛市黄岛区,再进入日照市东港区,流入黄海。听当地老人讲,早些年,每逢涨潮时节,海水上涌,能够抵达山脚下。如今,因河中修建了若干道拦水坝,海水涨潮的潮水,无奈只能拍打近海处的河岸。
山峰西北边的雨水和山上冒出的泉水,逐步汇集,水流由小到大而成河,向北涓涓流淌,汇入潍河。滔滔潍河水,出五莲县境,流经诸城、高密、安丘、坊子、寒亭,在昌邑市下营镇流入浩渺阔大的渤海。潍河是山东省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干流全长246公里,总流域面积6376平方公里,既是沿河两岸居民生活用水、农作物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亦为工商企业供水。
千百年来,潍河,用它川流不息的河水滋润了两岸数百万百姓,堪称当地的母亲河。
新闻推荐
常言道: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近年来,五莲县公安局牢固树立“民生警务”理念,以亲民、便民、...
五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