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孙小荣工作室原创人文旅行图书《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旅游生活36计》,已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寻访日照,选取36个典型场景,将日照生活具象化;创作36篇文稿,让日照生活场景化;记录36个故事,让日照生活人格化,来展现“有一种生活叫日照”的场景体验。从即日起,在《黄海晨刊》连载系列文稿,与读者分享36种日照生活。(“悦日照”公众号同步连载。)
孙小荣
“喝茶去吧。”
第一次到日照被邀请去参观当地绿茶时便心生好奇,在通识观念里,茶树生长在长江以南地区,适宜温暖潮湿的气候。虽然北方一直有日常饮茶的习惯,并且也很好地传承着以茶作为待客之道的习俗。但是,当听说日照的茶园面积达185.3平方公里,茶叶生产涉及760个村,从业人员有30余万人,还是令我们在数字上感到了震撼。
日照绿茶的存在将中国茶境土地向北推进了一个温度带。
一条茶色生香路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绕了几个圈,直到半山腰才得以看到小茶山脚下的大片茶园。高矮均匀的茶树随着山势盘旋出一条条动人的曲线却不杂乱,并且还因为明朗的绿色分布成整齐线条带给眼睛强烈的舒适感。
顺着山路蜿蜒而上,茶园在山峦间不断隐没又出现,一边是阡陌上严格遵循规律带来赏心悦目,另一边又变换成触手可及的浮云缭绕,在应接不暇的观光探寻中,我们抵达了小茶山民宿。
关于旅行中的一些极致体验,比如,沙漠中有烛光晚餐,星空下有帐篷露营,或者茶山清晨里有一杯绿茶,都是需要被列入在册的。
初夏的晨光与茶园第一次相遇,采茶女已将竹筐装满嫩叶,黄色的斗笠如散落珠子,回旋流动于翠绿层叠处,当阳光布满整个茶园时,人将植物交给自然。直到喝下这杯用清风雨露滋润和森林气息炒制的绿茶,才发现已身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将小茶山收入记忆。
从色彩美学上看,茶绿色有其专属色相。相比于南方干茶黄绿色,用“碧”翠”“苍”来形容日照绿茶再合适不过。而完成茶色渲染的画笔就是日照的阳光。由于日照处在高纬度地区,充足的光照产生光合作用足以让叶片颜色更深,而为了抵御北境冬春寒冷的气候,日照绿茶叶片更厚,耐冲泡,茶汤明亮而水绿,散发着浓郁的板栗香。
小茶山只是日照茶园的一处小清新,还有连片茶园模糊了界限跨越几个山头,经过朝元山、北垛山、南北山、双石岭四大区域,形成一条百里绿茶长廊,涵盖茶园26平方公里。
一片完美的茶叶
当干茶在水中舞动,然后一点点舒缓地放松叶片,下落至沉静,等到滋味鲜爽浑厚的茶汤送入口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日照绿茶大约用了60年的光阴历程。
1952年—1966年,山东省进行“南茶北引”适种,从克服不利的气候条件到引种选育的数次尝试,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日照绿茶创造了北方产茶的奇迹。作为试验地,日照虽然种茶历史不长,但却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创新育苗法和对茶叶加工技术的升级,完成了标准化生产,在世界范围内,日照绿茶代表了先进的种茶技术。
袁从波是日照最早一批茶农。由于当时他掌握着制茶的“核心技术”会炒茶,于是成为村里绝对的“香饽饽”,几乎全村的茶叶都是经他手炒制而成,等待南方茶贩上门收茶。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村民炒茶到90年代自己开办小作坊卖茶,直到2004年,袁从波终于开办了规模化生产茶厂,创立了御园春品牌,成为山东省内第一家生产茶叶种类最多的企业。
“我就是在采茶的竹筐里长大的,小的时候我妈背着我采茶,等我会走路了就在茶园里抓螳螂,工作满十年后,我又回到茶园。”“茶二代”袁奇军对茶园有着特殊的情感。
或许他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茶农,拥有法律和通信工程双学位,本该西装革履脚穿皮鞋,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裤腿处的泥土还没有干,一件深灰色T恤浸出水渍,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刚从育苗棚里出来。”当我们提议去那里看看时,他说:“那是我们正在研发的通过无性繁殖进行育苗,之前有外国厂商就想购买这个技术。”他的语气过于平淡,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实际上他们在做的事,是实现了茶叶种植技术的一次飞跃。
大棚内,挂满了喷雾加湿系统,为育苗营造了一个小气候环境。“我们从第一代育苗用18个月长成一株茶树,到第二代用营养土把育苗周期缩短到6个月,再到现在是第三代,周期不是以月计算而是变成了周计,3周之后,你们看到的这些茶苗就可以栽种,实现当年育苗当年就能采茶。”
“日照属于江北采茶区,一年是大四轮循环,也就是说,第一轮是春茶,接下来二、三轮是小茶,第四轮在秋季,从4月到10月是产茶期,那么通过无性繁殖育苗就极大提升了茶叶产量,茶农的收入会进一步提升。”带着创新的劲头,御园春从绿茶发展到红茶、乌龙茶,构成了日照“春绿、夏红、秋乌龙”的茶叶生产格局,又陆续开发了白茶、黄茶以及黑茶。“最忙的时节,茶园一天就需要400名采茶工。”如今,他已是御园春公司的总经理。
时代发展对于传统农业耕种模式带来的颠覆已经足以让人感叹,对于种植作物而言,产量的提升是改善人类生存困境的终极追求,是从新科技中找到未来发展方向,还是在土地上“穿针引线”细绣茶香,作为门外汉的我无从知晓,但是,无论怎样,因为有了掌握知识的年轻人加入,乡村正在发生着变化。乡村成为一个既能继承传统,又能与现代精神共存的不会落幕的生活新天地,何其有幸,他们成为改革者、见证人。
一期一会
凡是来到淞晨生态茶园的游客,无一不对炒茶表现出浓厚兴趣。虽然对于游客而言更像是一场表演,或者为了发一个朋友圈。但是当指导游客炒茶的老师傅一坐到锅前,专业程度绝不含糊。
为了保证茶叶新鲜,日照绿茶都是当天现采现制。采摘回来的茶叶要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工序,而对于温度、湿度、时间的掌控全都藏在老师傅这双手里。
“杀青是针对绿茶才有的操作,对于茶的口感起到决定性影响。‘杀’就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反应,从而保证叶底的弹性、色泽以及滋味。”
“接下来就是捻揉,你明白吧,就是揉它,目的就是将叶子里的纤维和矿物质揉出来留在表面,再通过烘干把水分抽走,这个过程也是茶叶塑形和提香的关键,因此不能全用烘干机替代人工,毕竟机器是冰冷的,你调到多少度就是多少度。但人的手是可以随着叶子的变化而去感受不同,经过不断调整,才能炒出一锅好茶。”
老师傅说起制茶的过程滔滔不绝,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已变成几个小时的手上功夫。
老师傅拿出了早前刚炒好的茶叶让我们品尝。第一次喝到当天赏味的绿茶大家兴奋不已。用85°C温水冲泡,从青茶到渐黄渐绿的茶汤散发出栗子香的厚重味,茶汤进入口腔几秒后,便会一层一层裹着温度从奔放到细腻,最后顺势滑过喉咙,萦绕不散的是清香甜润,像是告别冰封冬季后迎来春天的第一次豌豆香,对新生的一切都是跃跃欲试。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行走
一茶一乾坤,一品一生活。有山海相伴的日照,茶园成为天赐的礼物,并成为当地割舍不开的生活方式。出海归来的渔民要先“点茶”,尊师重道的仪式需要“奉茶”,婚嫁里大家开心地去喝“喜茶”,平常日子里人们喝的是“迎客茶”。
当曙色萌动时,五莲县境内的富园春茶园里采茶姑娘们一双双素手犹如展翅的蝴蝶在茶树上翩翩起舞,阳光释放着热情与汗水,茶香四溢。禅茶一味,当光明寺空灵的钟声敲醒茶园的沉睡时,茶种、茶汤和茶人以独特的方式融为一体,茶本生活,明澈于心。
莒县浮来山下,浮来青茶园翠柏环绕,浮来山上,千年银杏树筑起茶台,待到天色金黄时,可吟“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可饮秋色一杯青茶,总是人生况味。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云过山丘“听海长大的茶”像顽皮的孩童,无论是迎着雨或是遇到雾,都会忍不住往肺里面深深地吸一口气,被海眷顾的茶自有一番温润而绵长的快乐,握在手里的阳光一张开,便洒落在心间。
去岚山巨峰镇追寻“古盐道”的历史,却不小心走入了新“茶盐古道”,连绵不绝的茶山,层层叠叠的绿色,田园牧歌的生活变得唾手可得。趁着微风细雨不须归,在茶园歇脚,远眺云雾浓而又淡,天青色等烟雨朦胧,那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悠然自得伴着馥郁茶香滚滚而来,久久不散。
茶以暖,在寒冷时节是带着安心的温度融进身体的灵药;茶为智,在喧嚣尘世间保持谦卑与自省是学习生存之道。
茶还是需要去品味的,那种滋味来源于一棵茶树的成长,茶园滋养,茶色、茶形的诗意,用茶道完成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从容。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于立伟通讯员汤永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五莲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坚持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两手抓、两...
五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