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五莲新闻 > 正文

创新中的甜蜜生活 记日照市政协委员刘加善

来源:日照日报 2018-11-21 06:0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蓓蓓

凌晨2点,大多数人睡得正香,刘加善却在这个时刻准时醒来。

“自动蜂蛹收割机”“自动摇蜜机”……满脑子的自动产品,在脑子里乱转。

“每天这个点,近期想搞的专利产品,就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刘加善开着玩笑。

今年56岁的刘加善,是日照市第十届政协委员、五莲县养蜂协会会长。

养蜂界的“爱迪生”已获8项国家专利

在日照养蜂界,提起刘加善,几乎无人不知。

15岁时,刘加善开始学习养蜂。近40年来,爱好钻研的他,一边养蜂,一边实践、研究,先后发明了蜜蜂自动饲养器、养蜂车、养蜂专用集装箱、移动式保温养蜂棚等8项国家专利技术,目前仍有两项与养蜂有关的专利技术正在办理之中。

“我发明的这些专利都与养蜂有关。”刘加善感慨地说,如果不创新,养蜂技术永远停留在原始状态。中国养蜂的历史有几千年了,但是养蜂采蜜的技术还是老传统,在技术上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

1980年,刘加善正式开创“甜蜜”事业。

北方还微冷时,他带上十几个蜂箱一路南下,到广东曲江、英德县等地,开始了追花逐蜜的生活。

“当时技术不成熟,采的蜜少,质量也不好,几乎挣不到钱,有时连吃饭都成问题。”刘加善清楚地记得那个年代养蜂人的困境。后来,他遇到一个经验丰富的上海养蜂老师傅,“我立马拜师学艺,整整学了四年。”

那几年,爱创新、肯钻研又好学的刘加善一直在拜师的路上。

“1984年,我又拜浙江的一名老师傅学习蜂王浆提取技术。”刘加善笑着说。

有了过硬的技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刘加善回到了家乡。

“那是2012年,家乡林业生态改善了、旅游业也发展了,我就把养蜂场固定在了五莲县境内的大山里。”刘加善一脸自豪。

虽稳定下来了,但当时养蜂的现状又让刘加善犯了难。

“整个县城仅有几家养殖蜜蜂的,不仅成不了规模,蜂蜜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刘加善回忆,为提升当地养蜂技术层次,他组织成立了五莲县丰盛养蜂专业合作社,免费向蜂农传授养蜂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共享。如今,合作社有养蜂户206户,带动500多人就业,还吸引了潍坊、临沂、江苏等地的养蜂户加入,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

目前,刘加善拥有6个规模化养蜂场,蜂群1500余箱,是省级规范化示范养蜂场。他还注册了“金红樱牌”槐花蜜、樱桃花蜜、杂花蜜、荆花蜜、枣花蜜、栗花蜜等,因蜂蜜纯正,无任何添加成份,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和认可。

发明养蜂车开启养蜂新模式

在刘加善的“甜蜜”发明中,他最得意之作,莫过于养蜂车的问世。

“就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小房子和蜜蜂组合在一起的一辆汽车。”刘加善神采飞扬。

养蜂人都把这个面积不大的小房子,布置得像家一样。床、衣柜、冰箱、电脑、电扇、灯……车顶上装的太阳板,为每一个生活用品用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11年4月,正是各地花开的时节,也是刘加善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他紧紧追随着花期,从南京到湖南溧阳。

“每次从一个蜜源地到下一个蜜源地都要经历雇车、装箱、卸箱等程序,每次花费都得在1000块钱以上,尤其是搬箱子,只能自己和媳妇两人加班加点地干。”刘加善回忆。

其实,养蜂人知道“追花逐蜜”日子都是风餐露宿。

“那时大家都住在帐篷里,地里潮,半夜2点就被潮醒了。”刘加善苦笑着。

睡不着的时候,刘加善就琢磨,路途遥远、追赶花期、人工搬运、住宿不方便,如何能把这些困难都解决呢?

“有辆专为养蜂人用的卡车就好了!”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念头,让刘加善兴奋不已,随即开始了画图纸、做模型的忙碌日子。

一年半的时间,经过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养蜂车面世了。

“以前养蜂搬家的时候,如果是白天,蜜蜂飞出去就回不来了。用了养蜂车后,节省了装卸时间和租车的运输成本,随走随停,从前一年只能赶五六个蜜源地,而现在一年里可以赶十几个蜜源地,多增加40%的收入。”刘加善详细介绍。

有了养蜂车之后,刘加善又萌生了扩大采蜜规模的想法。

通过市场调研,刘加善发现无蔗糖的蜜卖得好,于是他就在老家建立了一个加工车间,通过过滤、杀菌、包装等流水化作业,专门生产无蔗糖的蜂蜜。

“现在有了加工厂,有了这机械化的养殖,比以前自己转场的时候利润能高四五倍。”刘加善加重语气介绍,而他研究的“纯天然无蔗糖蜂蜜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还获得了五莲县科学技术奖。

一个大胆设想让黄金蜜不再卖“白菜价”

养蜂能手刘加善,在政协委员里算个新人。

“我深知,要想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政协委员,唯有好学善思。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学习,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参政议政水平,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多出一份力,多尽一份责。”刘加善表示。

面对国内蜂蜜市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和进口蜂蜜的增加,蜂蜜产业也受到了冲击,为提高养蜂效益,刘加善主动联合养蜂户走抱团取暖之路。“我作为一名农业界的市政协委员,应按照市政协的要求,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尽己所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带着乡亲共同致富。”刘加善真诚地说。

刘加善还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利用5—10年时间,实现蜂蜜产业转型升级,把蜂蜜产业发展成为老百姓重要致富产业。

刘加善介绍,五莲气候适宜、蜜粉充沛,非常适合蜜蜂的生长和繁衍。目前,全县有大小蜂场200多个、蜂群1 . 2万余箱,具备发展蜂蜜产业的基础。如今,全市大力开展林水会战,在造就青山绿水的同时,也为蜂蜜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蜂蜜产业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促进果香五莲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从长远来看,蜂蜜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生产,还能增强国产蜂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改变黄金蜂蜜只卖“白菜价”的历史。刘加善满怀憧憬。

新闻推荐

三十年后上门还钱

林毅国庆黄金周我回了一趟老家五莲,自父母走后,老家回得渐渐少了。这次回家,是想找人修葺一下老房子。刚进村口,就碰...

五莲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中的甜蜜生活 记日照市政协委员刘加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