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五莲新闻 > 正文

交通便利村容整洁生活舒适 城里人山村走亲记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2-28 02:2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杜辉升罗从忠

2月20日,《大众日报》头版头条《政府账面民生事百姓心头获得感》报道了五莲县石场乡马家山庄村民马金先家“今年亲戚格外多”的故事。实际上,正是五莲县每天定点营运的12个班次城乡公交,方便了马家亲戚串门。在五莲,一人只要两元钱就能从县城坐到“五莲边儿”。

“两元公交”的开通,增加了五莲交通运力,降低了当地村民的出行成本。而硬化的街巷小道、洁净的厕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小山村的人居环境更舒适了,也吸引了更多的“城里亲戚”来访。正如马金先的姐夫张茂芹所言:“下雨化雪也不用踩泥了,上个厕所不用捏鼻子,进村也不用被粪臭味熏得走不动了,俺自然也愿意来了。”

2月19日上午,记者到达马金先家,正赶上家住县城的张茂芹老两口来走亲戚。下了公交车,老张在老马家门前的路面上跺了跺脚:“这回硬实了!”这条昔日里的土路已经成了亮堂的柏油路。老张回忆说,前些年,这条村主路都没有硬化,“下雨化雪一腿泥”。而现在,马家山庄所有胡同小巷都得到了硬化,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米”。

像马家山庄一样,得益于硬化农村街巷的“巷巷通”工程,五莲县101个村庄已经彻底向“泥泞”说“拜拜”了。2017年初,五莲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四年行动,计划每年由县财政投入5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号召全县村庄硬化大街小巷。马家山庄街巷硬化所需的20多万元,一半由以奖代补资金垫付,一半由驻村第一书记所在的单位支援,村集体和村民没花一分钱。

马金先的孙子平时跟随儿子儿媳在青岛居住,只有寒暑假才回到农村老家。然而,小家伙住惯了楼房,习惯了抽水马桶,对农村旱厕避之不及,经常吵着回青岛:“臭死了,还那么多苍蝇!”去年县里推广旱厕改造,老马一没花钱,二没出工,自家旱厕就改成了水冲式厕所,他也成为全县于2017年成功改厕的55000多家农户中的一员。

干净的不只是家里的厕所,还有村头街口。往年这些地方都被畜禽粪堆占据着。“还没进村,先叫臭味熏得走不动,走亲戚的都不爱来。”老张说。马家山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安收介绍,自2004年起,这个不到60户的小村庄就有10多家养殖户,“养鸡的一户得有四五千只”。

2017年4月,五莲县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公布补贴政策,鼓励养殖户改造棚舍、停转产。如今,曾经的养鸡大户马伟先早已拆了养殖棚舍,拿到了4万多元补贴款;村西的养猪大户徐礼法也用4万多元的补贴款修建了80平方米的化粪池……马家山庄臭味熏天的历史也成了“旧黄历”。

“大街小巷的卫生能保持住,多亏了民先。”马金先所说的“民先”就是村里的保洁员马民先。他受聘于环卫公司,负责全村街巷的卫生工作。自2016年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后,马家山庄就像全县其他600多个村居一样,能够定时看见垃圾转运车的身影,整洁的村貌得以保持。“‘有垃圾找政府\’都快成老百姓的口头禅了。”王安收告诉记者,如有积存垃圾、卫生死角,村民就可以拨打7900000举报电话向县政府反映。据五莲县住建局统计,全县于2017年共收到投诉电话133条,并已反馈镇村进行整改,反馈整改率达到98%以上。

“来也方便,住着也舒坦!”张茂芹说。

新闻推荐

市科技局开展“情系贫困群众暖冬行动”

本报讯(通讯员宋自强)2月6日,市科技局组织干部职工,到包联村五莲县叩官镇夏家庄村开展“情系贫困群众暖冬行动”。活动中,市科技局职工分别到19户困难群众家中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米、面、油...

五莲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在寒冬里追花逐蜜2018-02-23 09:19
小村里的幸福年2018-02-23 09:19
评论:(交通便利村容整洁生活舒适 城里人山村走亲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