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社会各界提供相关线索、人物资料以及联系方式。本专栏稿件版权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需经本社同意。
本社特派记者部联系电话:0633-8010009 邮箱:hhcb99@126.com
王淑军近影
本报特派记者 李林夕
□王淑军简历
日照市五莲县人。主任记者。传播学博士。现任《中国中医药报》副总编辑。
1971年生于五莲县高泽乡邱村。1991年,以五莲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95年至199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读硕士。2002年至2005年,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期间读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1998年至2008年,在人民日报社任记者。先是在《人民日报》网络版(现人民网),2001年,调至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2003年参加非典报道,获中宣部、中国记协表彰的“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2003年起,分口卫生,主要负责中医药领域报道。多篇报道不仅获中央高层领导批示,而且在行业产生强烈反响,直接推动了中医药工作。尤其2006年少数人所谓“取消中医”论调,引发全社会中医存废之争时,所写系列作品依托《人民日报》平台,起到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作品连续获得两届全国中医药好新闻特等奖(最高奖,仅设一名,每两年评一次)。
2008年起至今,任《中国中医药报》副总编辑。
王淑军特别自豪自己拥有两个称号:一个是“新闻人”,一个是“中医人”。
生长于山城五莲,求学于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民日报社做了多年记者的王淑军,如今是《中国中医药报》的副总编辑。
醉心于中医药世界的王淑军说,其实自己刚开始接触中医药时,是被动的、消极的。
苦闷:只跑中医药一个“小口”
1998年的夏天,王淑军五莲的家中喜气洋洋:他顺利考入人民日报社。
初进人民日报社,王淑军被分配到人民网,时值媒体刚刚涉“网”,新闻与网络如何结合尚在探索,他先后参与澳门回归、“两会”等大型网络报道,成功、精彩、速捷的报道受到读者欢迎,王淑军和他的同事罗华也因于1999年作为正式记者参加澳门回归的网络多媒体报道,被新闻界称为“国内第一批网络记者”。
2001年,王淑军调到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成为分口教育的专业记者。
新奇兴奋的专业记者生活刚过了一年,王淑军遇到一件令他郁闷的事。
2002年的年底,王淑军从教育组调到卫生组。刚开始,他负责国家林业局、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人口与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可谓“多口”,新闻不断。没料到刚到位不久,卫生组重新分工,王淑军就只剩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
业内人都知道:作为“跑口”的专业记者,随着岗位的轮换,有时会幸运地跑上一个“大口”,如在国计民生当中居重要地位的部委,因其拥有丰富且重要的新闻信息资源,至少可以保证消息类报道较高的见报频率,使记者常有成就感。但有时也会遇到只跑一个“小口”,因其在国计民生当中居于较次要的地位,一年难得有几条像样的消息见报,使跑口记者难免郁闷或消沉。
后者正是让王淑军郁闷的原因,中医药局只是卫生部代管局,能上《人民日报》要闻、新闻版的时政类消息一年下来没有几条,靠这个,报纸“露脸率”很低。
王淑军说,当时的感觉是,相比容易出新闻的“大口”或“多口”来说,中医药这个小口犹如沙漠之于肥田。人家随便一挖就有水,甚至可能泉涌;我这边却是费劲挖下几十尺,可能仍是硬干土。
更要命的是,中医药近些年来备受“是否科学”的困扰,面对社会上少数一批所谓“科学斗士”,一直处于备受争议的境况。受此影响,王淑军曾一度对中医的态度很消极。
跑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小口”,王淑军倍感苦闷。
发现:中医药疗效的神奇
2003年的非典事件,改变了王淑军对中医药的偏见。
“我刚跑卫生没多久,就碰上非典事件,西医在SARS面前的无奈,中医防治SARS的神奇疗效,使我重新认识到中医药的价值,随着采访的深入,与相关人士的接触,以及阅读有关中医的书籍,这种认识日趋理性和客观,态度也积极起来。”王淑军说,自己这才发现,中医药其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中的很多宝贝其实还没有被发现和挖掘。
认识到中医药的价值,给了王淑军跑好这个口的信心。他查阅了此前《人民日报》对中医药的报道,以及其他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发现中医药在新闻界还属尚未得到充分发掘的新闻资源。
与此同时,偶然间一次与同事蒋建科的交流,给了王淑军信心与启发。
蒋建科是人民日报社的老记者,长期跑农科口,硬是把一个很多人并不关注的“农科小口”跑出了大名堂,还得了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授予的“杰出记者奖”。那次交流,王淑军向他请教如何把一个“小口”跑好的问题。他打的一个比喻给了王淑军启发:与大口相比,小口看上去像沙漠,不像大口那样一挖就有水,但不要紧,沉住气接着挖,总有一天你也会挖出来,而那时你会发现,挖出来的已不是水而是更宝贵的油了。
王淑军领悟到,这其实也是做一名专家型记者的成功之路,而《人民日报》的地位和资源,为成为一名专家型记者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从此,王淑军不再追求稿件的见报率。他集中精力,沉得住气,耐住寂寞,潜下身去,购买并阅读了很多中医类的书籍,与中医界知名人士交朋友,慢慢地融入其中,把住中医药发展的脉搏。同时,结合历史发展和国家大局,时时思考中医药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积蓄着中医药报道的张力。
有一张,才有一弛。
奋发:做全国最好的中医药记者
是“取消中医论”那些人,给了王淑军一次走向前台的机会。
2006年,“取消中医论”在全国被热炒。针对当时这一明显错误的论调,让人忧虑的是,很多媒体保持了中立立场,个别媒体甚至持认同态度,加之持“取消中医论”的那些人有着专家或院士的头衔,又打着科学的旗号,一时间蒙蔽了不少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巨大争议,社会舆论一时较为混乱。
因为在中医药领域有了较厚实的积累,王淑军迅速地感受到问题的实质所在。在部门和组里的支持下,他第一时间深入采访,迅速发表了《从“取消中医”看媒体失真》(人民时评)、《发展中医 无须彷徨》(整版专题报道)、《中医困境与文化之忧》(人民论坛)、《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等,以全方位的系列报道澄清了“取消中医”事件引发的社会认识误区,以中央党报的权威性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中宣部新闻阅评给予了高度肯定。
正是这一组报道,引发中医药业内的广泛关注,这组报道被评为2006年至2007年度全国中医药好新闻唯一的特等奖。
厚积而薄发。2007年2月,王淑军的深度报道《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调查》,得到有关中央领导以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的重视和批示,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
同年4月,王淑军的深度报道《中医药让广东如虎添翼》及配发的评论《从中医特色到国家优势》,再次得到有关中央和广东省高层领导以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的重视和批示。
广东省主要负责人如是批示:“《人民日报》报道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鼓励,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实现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奋斗目标。这篇通讯写得好,配发的评论也很精彩。”
人民日报社主要负责人在报纸大样上批示:“教科文部记者有条件、有能力,人人成为一行专家,练成一门绝活。”“中医药是个小口,但王淑军同志‘小口\’跑出了‘大名堂\’。”
王淑军说,作为专业记者,如果你幸运地跑了“大口”、“多口”,千万不要仅仅满足于较高的见报率而沾沾自喜;如果你“不幸”地跑了个小口,也没必要气馁,只能往“深”处去的华山一条路,只要努力了,往往无限风光正在险峰。
期盼:中华文化兴,中医事业兴
王淑军说,专业记者大致可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人云亦云;第二重,人云我问;第三重,我云人从。
“我云人从”,就是当一名专业记者说话时,整个行业或更大范围内的人们都会注意倾听,这可谓专业记者的最高境界了。这样的专业记者不仅要充分熟悉该领域的方方面面,又能跳出这个领域,在更大的时空观上把握这个领域,明晰这个领域的问题所在和发展方向。这样的专业记者,不仅是一个优秀记者,也是一个熟悉该领域的专家,还是一个能把握该领域发展脉搏的政治家。
其实,在目前的中医药新闻界,王淑军已基本做到了第三重境界。
2008年,王淑军被破格选拔到《中国中医药报》任副总编辑(副厅级)。
身兼“新闻人”与“中医人”两个身份,王淑军深感责任重大,他潜心学习中华文化与中医知识,乐此不疲。春节回五莲老家,他仍带着中医方面的书籍和碟片,母亲笑称他“学中医都学痴迷了”。
王淑军说,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不仅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也确保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少有的源远流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发展面临诸如特色优势淡化、服务领域萎缩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文化兴,中医兴。文化不兴,中医难兴。”王淑军说,“阴阳五行”等中医理论及其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中医辨证思维,深刻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如果中医是树,文化就是土壤。土壤贫瘠,树必衰微。中国文化不兴,中医理论自然抬不起头。即使废医存药,而中医药一体,“医”之不存,“药”也必死路一条。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崛起,大踏步进入民族复兴新阶段。民族复兴必然伴随文化复兴。当前,国学热、孔子学院全球热、中医科普热,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举办首次传统医学大会、‘中医中药中国行\’所过之处广受欢迎等现象,并非偶然。”
“尽管西化之风长期盛行,观念转变尚需时日,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文化复兴大势已成,伴着民族复兴正迈开大步。”王淑军说,中医药文化宣传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如今的王淑军,仍然在沉住气接着“挖”,收获更多的“石油”。
新闻推荐
近日,在五莲县于里镇农田里,大型拖拉机索引着深松机具,进行深松整地作业。据测算,表土耕层每加深1厘米,就可以多存蓄3毫米降雨,深松达到30厘米,每公...
五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