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德明
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力量,能够对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和谐发展,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建设富有创造性、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师生浸润其中,陶冶其里,学校文化才会灵动自然,润物无声。
我校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润”为中心点的校园文化内涵,逐步构建起“大德无形,润物无声”的多元文化系列,让每位师生用自己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润泽他人,同时也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他人的浸润,达到师生相润,生生相润,德润心田,慧启心智,相互作用,相互提高,形成合力。具体工作中,我校紧紧围绕“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佳作墨香营造艺术美、制度完备营造秩序美”五个美的思路,构建“三润”文化,努力把学校建成教师的精神家园,学生的成长乐园。
构建“润物无声”的教师文化——— 寓教于心
大德无形,大化无痕,滋润心灵,相溶相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以自身的素质,自身的思想、情感、观念来塑造学生的灵魂。
塑造高尚师德文化引领思想成长。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塑造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喜欢你,亲近你,学生才会自愿、积极的相信你,接受你的教育。教师的崇高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格。我校高度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深入开展“抓教风、强学风、促提高”活动,培养教师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同时重视礼仪教育,通过讲座、观看光碟等使教师具备得体的穿着、文明的谈吐、美好的仪态。通过教师有形的或无形的榜样感召力量,从内心深处激起学生的拼搏心、上进心,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让他们自觉地管理自己和完善自己。
打造广博学识文化促进专业成长。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我校通过深入实施“每周一次听评课,每月写一篇教育随笔,每学期读一本经典名著,每年搞一个教研专题”“四个一”工程,努力推动教师的知识结构达成三个层面,即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教学过程中,通过展览评比,总结激励、树立典型等方式鼓励教师读书,充实知识,做到知得深、知得广,在满足学生的文化求知需求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打造浓厚教科研文化培植持续发展力。我校以“课例研究”,“同课异构”、“网络教研”等为主渠道,本着“源于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切实有效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新课程的实施保驾护航。同时加大集体备课力度,采取备课组捆绑式评价奖励制度、首席教师评比激励制度,集思广益搞教研,共同提高业务水平,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构建“相润相融”的行为文化——— 寓德于行
秩序文化营造规范美。秩序是师生精神内涵的外在展现。我校从日常细节抓起,创作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习惯“三字经”,从路队、打饭、上操等各个方面培养良好习惯,让师生的文明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同时,通过举办多种仪式让学生领略到“仪式中的秩序美”,如每周升旗仪式、校长颁发毕业证书仪式、中考送行仪式等。
德育文化塑造心灵美。创作修订了校歌、校徽、校训、校风、学风,渗透到校园的各个方面,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升华和弘扬学校精神,形成催人奋进的精神氛围,唤起和激发每一个人对学校的深挚感情,在校园内建立起和谐信任、友爱理解的群体关系,促进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和目标的达成。开展了“文明班级、文明教室、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结合每周主题班会、主题升旗仪式,每月主题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诚信、感恩等方面的教育,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社团文化塑造个性美。“对于一个孩子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使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我校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资质学生在不同层面都受到优化培养,使强项更强,弱项得到弥补。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通过建立“星河”文学社、“墨轩”书画社、读书社等社团组织,开设阳光体育节、星光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风采和兴趣爱好的平台,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实践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构建“浸润其内”的环境文化——— 寓情于景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
一方面,因地制宜建校中园。我校对校园环境重新进行规划设计,使其布局合理规范,整洁美观,努力营造让墙壁说话,让花草树木赋诗,让文化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让师生在精心设计与布置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受心灵的浸润。围绕以“润”为中心,近年来,我校对校园中心路绿化带进行改造,建设文化氛围浓郁的中心路文化长廊;对校园前墙进行透明墙改建,墙外建设草坪、文化石、林木等组合的文化广场;利用学校苗木资源,建立银杏园、月季园、竹林带、白杨带等多个园林实践研究园,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平。
另一方面,因势利导建室中园。重点搞好班级“内涵文化、墙壁文化、绿化文化、寝室文化”四项文化。内涵文化指由学生自主设计班训、班风、班级誓言、班级口号,使学生玩有风格,学有目标,干有动力,起到顺班风、强学风、促学习的目的。墙壁文化主要是在班级墙壁上张贴名人画像、名言警语,展示师生书画作品,让室内四壁生辉,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盈盈书香。绿化文化指建设窗明几净的教室,在教室里摆放花草,设置班花,既净化空气,又赏心悦目。寝室文化主要体现滴滴关怀暖人心,通过设立宿舍板报、手抄报,对天气、预防疾病等给予提示,使宿舍不仅是学生睡觉休息的地方,更是学生相互砥砺、体会关爱、共同成长的休闲场所。
作者郑德明五莲县高泽镇初级中学校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王宗旗)自去年8月份,五莲县国税局、地税局开展了个体税收联合征管的试点工作以来,一直本着“加强沟通、强化调度、分级推进、减负增效”的原则,对属共同管辖范围的个体纳税户一...
五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