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费洪芹
本报通讯员 宋颜浩
她常对孩子说,孝敬老人是做人之本,要带着感情,发自内心。多年来,她用心尽孝,用爱尽责。
孝,百行之首,是德之本;孝,意味着责任,责任如山。
2009年度“中国好人榜·尊老爱亲好人”、五莲县国税局监察室主任陈修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孝爱精神。
1985年,陈修兰结婚组成了小家庭,小家刚成立,小两口的工资加起来不过三百元。当时婆婆带着正在上学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住在农村,生活很艰苦。为了分担公婆的困难,小两口精打细算,节约下每一分钱来接济婆婆。
陈修兰爱人兄弟姊妹四个,她爱人排行老大,因此在赡养老人问题上,陈修兰对爱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事不计较,大事做表率。”只要老人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出现。
1993年,陈修兰的婆婆患胆囊炎住院,当时正逢陈修兰单位工作忙,白天没时间,她就主动要求晚上为老人陪床。刚做完手术的前几天,老人家不敢翻身,陈修兰就隔两个小时给老人翻一次身,通常是整夜不合眼。婆婆术后不能吃油性大的食品但又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陈修兰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给她做一些豆脑、豆腐卷等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出院结算时,陈修兰知道婆婆囊中羞涩,主动为老人结清了住院费。
1994年陈修兰的老婆婆得了脑血栓,出院时正赶上她的婆婆身体不好,为了减轻婆婆的负担,陈修兰就把老婆婆接到家里照顾,一日三餐都尽力做些对老人家恢复健康有帮助的饭菜,直到老人康复回家。
1999年,陈修兰外出学习回来看望公婆,发现公爹单位在盖宿舍楼,得知公爹因为没有钱而不要房子,回到家后她与爱人商量,把家中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帮助老人住上新房。就这样,陈修兰为老人负担了大部分购房款。
2001年冬天,陈修兰的母亲不小心跌倒摔断了腿,当时正值国税局组织进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软件上线,她被领导指定为督导小组成员。她没有请假,利用晚上的时间回家为母亲洗尿布、擦身体。整整一冬,她骑着摩托车顶风冒寒在家庭、单位、娘家连轴转。母亲痊愈时,自己体重瘦了十几斤。
2008年3月,陈修兰的公爹在单位组织的查体中被查出患肝癌晚期,消息传来,痛心、痛哭……一时间陈修兰感到上苍对这个家庭太残忍。但陈修兰迅速调整好自己,将兄弟姊妹召集到自己家里商量对策,并率先提出医疗费大部分由自己承担;她主动联系好医院,先后五次陪同老人外出治疗。老人在陈修兰的精心照料下,病情发展速度得到延缓,老人坚持与病魔搏斗了近一年,医生说,同样情况的病人存活期基本不超过半年。
细数每一个跳动的年份,都印证着陈修兰传承孝爱的恒心和毅力,她不仅出色地完成单位本职工作,还为老人们排忧解难,悉心侍候了年迈多病的老婆婆、婆婆、公爹和娘家母亲,使他们即使在病痛中也能享受到快乐、幸福,充分感受到家的爱与温暖。
新闻推荐
秦绪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防止思想道德滑坡,必须从道德思想教育上、行为规范建立上、道德观念确立上等方面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长远的效果。一...
五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