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五莲新闻 > 正文

让特色再增“含金量”

来源:日照日报 2010-02-03 03:1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 牛纪锋 孙飞 刘汉平

隆冬,漫步紧邻潍北平原的瓜菜之乡——— 五莲县许孟镇,被这儿“让特色再增含金量”的“蔬菜革命”所吸引。

段家庙村经营9年的蔬菜大棚,引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棚内挖条沟,分层铺上废弃的作物秸秆,撒上菌种,经浇水、覆膜处理,秸秆腐熟后神奇般转化产生了作物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和有机养料,仅投入450元就实现了地温升高、抗菌灭病、蔬菜增产、优质环保等多重功效,一个棚年增收6000多元。

大珠子村村民王日东,投资8万多元建起了新型高效温室大棚,按蔬菜合作社的技术标准和订单生产出口油瓜,去年10月3日栽植,1个月零5天采摘收获,日均收入过千元,效益是传统大棚的3倍多。

许孟镇瓜菜生产历史悠久,因系两个乡镇合并建制,产业布局上存在着“西菜东粮、半身不遂”的格局,且西部瓜菜生产区设施简陋、棚体老化,“大路菜”多。为让优势产业再增优势,该镇实施“东拓西改、提质扩量并举”的新举措,让原有“菜篮子”提档升级,使更多“米袋子”变成“菜篮子”、“金袋子”。

镇投资50万元,在西部瓜菜产区建了两个钢架无立柱结构的政府指导实验大棚,引入秸秆生物反应堆和微喷滴灌等先进技术,引进布里塔茄子、茱迪红菜椒、金币西红柿等名优新品种,以科技示范、高端高效,引发推动了西部蔬菜产区村、户联动改造提升,已改建高端大棚 210个,生物反应堆新技术大棚340个,引进推广了16个名优特新品种,大棚亩均收益提高到3万多元,是改造前的1.5倍,让老产区焕发了新生机。

高点起步,加快东部空白区辐射发展。以新技术新品种、尖端高效、出口订单生产为目标,与寿光三友蔬菜公司合作,选择大珠子村试点示范,由三友公司为菜农垫付部分建棚资金,按出口品种和生产标准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管,全部为出口订单生产。村里统一规划,统一流转土地、整平、建棚,配套水、电、路基础设施,一期建成新型高效温室大棚68个,去年10月初栽植出口油瓜,40天成熟采摘,在基地边的交易市场收购、包装,全部出口俄罗斯。栽苗以来的两个月,每棚收入2万多元。这使周边村农民眼馋心热,九凤村、朱家老庄、大茅庄、东瓦窑沟等十几个村迅速加入了发展行列,建成和落实发展新式大棚500多个。

西片区提档升级,东片区后来居上。镇党委、政府顺势作出了“建设蔬菜产业特色镇,再造瓜菜之乡新许孟”的决定。扩建了2000平方米的蔬菜交易棚和2个批发市场,与外地6家蔬菜公司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引进北京客商投资建起了年储存加工蔬菜1500吨的京福冷藏厂,组建了2个蔬菜合作社,全镇涌现出26个蔬菜专业村,4000多个专业户,从业人员达7000多人,瓜菜总面积达3.5万亩,年交易量6500万公斤,交易额达1.7亿多元,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并带动了建棚资料、包装、运输、销售及畜牧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强化载体建设 深化理念宣讲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徐纪峰)在国税文化体系建设的工作中,五莲县国税局将国税文化建设定位于实现“文化管理”,促进观念转变为核心,提升管理水平。该局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国税事业持续发...

五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春送岗到家门2010-02-25 08:35
猜你喜欢:
港城年味浓起来2010-02-05 08:36
评论:(让特色再增“含金量”)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