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十几年前,“宁进圈牛汪,不进下元庄”,是涛雒镇下元一村的真实写照。而今,这个曾经盘踞在半山腰的村子早已整体搬迁,村民住上了花园式小楼;依托村南的天台山发展旅游,老百姓都走上了致富小康路。在这蜕变的背后,自然离不开下元一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黄庆林扎根基层几十年的付出。
下元一村是个典型的内陆山村,过去全村人分散居住在山上,吃水难、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全村的经济发展,祖祖辈辈做梦都想搬出大山。2005年,黄庆林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清楚地认识到村庄不搬迁,就永远甩不掉头上“贫穷”这顶帽子。2007年,在三次征求村民意见、同意率达到100%的情况下,下元一村开始了新村建设。黄庆林用不到一年时间,带着大伙让村子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咱不光是村党支部书记,还是人大代表,既然被大伙信任,就得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和担当!”淳朴的话语中,凝聚着一名人大代表无悔奉献、履职为民的责任与使命。看着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变好,黄庆林却并没有闲下来,在他的争取和带领下,日照汤谷大东夷历史文化园和下元一村旧村土地复垦项目先后开工建设,百姓们的脸上笑开了花。
举村搬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1962年分村以后,下元一村60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60多公顷的山腰上,由于交通闭塞,吃水都成了老大难问题。自然资源有限而党建基础薄弱,下元一村的土地匀不开,山场谁占了是谁的,乱垦乱伐现象严重,村里矛盾丛生,村民凝聚力非常差。每每谈到这些,黄庆林都会有感而发:“那时在涛雒镇有句话,老百姓都说宁愿到牛圈去,也不愿来下元一村。”
“2007年的时候,我与村里25位党员反复琢磨,为了改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村面貌,决定借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东风,将下元一村搬到现在的地方来。”黄庆林说道。然而,全村搬迁在当时未有先例,很多村民已经适应了原来的生活环境,搬迁过程阻力重重。黄庆林透露了一个小插曲,在第一次全村搬迁协调会上,一个村民提交的意见上写着:一万个不同意。这位村民觉得村里没钱没产业,骤然搬迁将会有不可预估的风险。村两委站在他的角度上,反复解释、开会、解读政策之后,那个村民很快在协议上签了字。
最终,黄庆林和村两委用7个月零2天的时间,带领全村人民打造了山东省土地增减挂钩第一个试点村。2008年春节前,全村老少爷们喜迁新居,告别了半山腰的日子,实现了祖祖辈辈的“安居梦”。
党群一心,以全心为民赢得全面发展
“下元一村经常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将切实解决村民的问题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只要全心为民,我们的政策就能顺利开展,我们的下元一村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黄庆林总结道。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黄庆林表示,他十分看重绿色生态发展。自他上任以来,村里先后开垦了100多公顷林场、近50公顷土地,林木覆盖率达到85%。“我们种下的树,成活率几乎能达到100%!”对于绿化种植,黄庆林很有自己的一套,他也坚信生态会成为下元一村的金字招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在党支部的宣传带领下,村民也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随着“东方太阳城”项目落户下元一村,每年村集体增收十分可观。依托该项目,村里牵头成立旅游开发合作社,大力发展农家乐,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对老村址保留的旧房进行乡村民宿改造,成功举办多次特色民俗节日,吸引了众多游客。除了生态建设,他带领群众开动脑筋,利用搬迁复垦的40多公顷土地,打造了“下元青”绿茶品牌,还规划建设了6公顷的有机水稻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了4公顷水稻,申请了“涛雒大米”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定,建设了有机核桃基地,打造传统农业“升级版”。
“大伙都夸我这个书记干得好,我心里就舒坦。”黄庆林说,通过对本职工作的诠释,他对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所肩负的职责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多年来,他始终和老百姓“劲儿往一处使”,不仅让下元一村变了模样,也成为百姓交口称赞的好书记、好代表。
敢为人先,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敢为人先,干就干好”的下元精神,是黄庆林带领下元一村党员干部拼出来的。“我现在身边的党员干部都是一起拼搏成长起来的。他们本着人民公仆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对群众好,对下元一村好,都会去干。所以我丝毫不担心我退休以后下元一村就没有优秀的领导班子了。恰恰相反,我觉得这些年轻人干得会比我棒。”谈到未来,黄庆林表示自己丝毫不担忧。
作为人大代表,黄庆林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使命,他关心群众疾苦,对经济困难家庭,他帮着找活干、筹资金;村内孤寡老人住房困难,他主动协调,帮着免费盖起老年房。日常工作中,经常深入农户、厂矿、企业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为百姓代言。如今,下元一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同步规划建设了党性教育基地,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下元一村在党的引领下的发展史和变迁史,截至目前,共接待学员1万余人,成为了全市重点党性教育基地之一,将“敢为人先,干就干好”的下元精神带到更多需要它的地方去。
近年来,黄庆林先后提出了规范校车管理、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等建议。多方统筹协调土地为两所小学建起了三层教学楼,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小学生的就读条件。同时,他立足于农村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提出许多符合日照实际、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为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鼓与呼。
“扎实苦干、热心公道、敢想敢干、仗义执言。”这是很多老百姓对这位人大代表由衷的评价。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这是黄庆林扎根基层几十年不曾改变的初心与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是作为人大代表,还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工作始终都在围绕“人民”这两个字进行着。
代表名片:
黄庆林,市人大代表,东港区涛雒镇下元一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黄庆林立足于群众关心关注和农村发展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先后提出规范校车管理、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等建议,为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鼓与呼。
新闻推荐
□记者丁兆霞报道本报日照讯为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日照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在...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