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兆霞
俩孩子不再老往外跑了,也不再没事闹别扭发脾气了。平时就各人待在各人房间,看看书,写写作业,还知道打扫卫生,收拾房间了。王桂英有时候拿东西时经过,看见孩子坐在那里,爱不释手地摸摸这,摸摸那,心上便一热。
这个家的热乎劲、精气神,终于又回来了。
这原本是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如果没有2018年的那场车祸。那年的10月,王桂英失去了丈夫,两个孩子失去了爸爸。这个失去顶梁柱和重要亲人的家,陷入了巨大的悲伤和困顿中。王桂英经常以泪洗面,生活的压力又让她变得焦虑,对孩子渐渐失去了耐心。母亲的情绪又影响了两个已经懵懂的孩子,他们开始变得沉默、敏感、叛逆。
转变开始于今年夏天,开始于两间小屋的改变。
那一天,志愿者们来了,他们征得王桂英同意,把两个堆放着杂物的房间收拾了出来。接着,施工队来了,他们给这两个房间刮了腻子,安上天花板,铺上地板砖,小屋开始亮堂起来。随后,崭新的书桌、舒适的床、宽敞的衣柜、明亮的台灯,甚至几盆绿油油的绿萝,都开始添置了进来。孩子的眼里有了光,嘴角多了笑,王桂英的心也被暖了又暖。
“孩子有精神了,也有精神学习了,也爱干净了,也爱拾掇了,好像懂事了很多,让我放心不少,我真的从心里往外喜。我觉得现在日子有奔头了,心里也亮堂了。”王桂英说,“这是给我们娘仨带来希望的小屋。”
小屋就叫做“希望小屋”。记者从共青团日照市委获悉,今年,日照计划建设这样的“希望小屋”共100间,明年起再建设“希望小屋”105间。“希望小屋”项目,是由团省委在全省发起的儿童关爱项目,是全省“希望工程”的延伸。
记者了解到,目前,日照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8至14岁的孩子2049名,其中女童894名。在这些家庭中,孩子学习生活环境普遍简陋,房屋老旧,设施缺乏,布置杂乱,有些女孩长期没有独立生活空间。“希望小屋”项目正是聚焦这部分儿童,通过对其家庭原有房屋隔断打造等形式,规划、设计、装修“希望小屋”,配备必要的家具用品,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
前期,依托镇村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共青团日照市委面向全市54个乡镇街道入户走访进行情况了解,摸清贫困家庭儿童现状,对孤儿、单亲家庭儿童等优先帮扶。初步摸排符合条件且有意愿建设房屋205间,约需资金246万元。目前,已募集“希望小屋”建设资金100余万元。市、县(区)两级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所在企业和社会组织也纷纷认领“希望小屋”建设任务,并计划依托公募机构线上为“希望小屋”进行配捐筹款,拓展资金来源。
8月21日,细雨绵绵,共青团岚山区委和岚山区朝阳义工联合会的志愿者们又来到了王桂英家。他们带来了学习用品,辅导了弟弟学习,还帮姐姐理了发。两个孩子眼里,是藏不住的欢欣。12岁的大女儿悄悄告诉志愿者,“妈妈的情绪变得好了很多,我现在心里很有安全感。”
共青团岚山区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屋建成后,为促进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团区委结合“牵手关爱行动”,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配不同的结对帮扶志愿者,引导镇村团干部、“好青年”、援建企业职工、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爱心人士和专业人士加入“希望小屋”志愿者队伍,定期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向孩子持续提供关心关爱服务,帮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们娘仨,一步一步往前奔,总会好起来。”比志愿者上次来又开朗了一些的王桂英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德凝通讯员周鑫)今年以来,岚山区审计局采取“审计+”模式,优化审计服务,结合审计职能与职责,精准定位,针对...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