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日照 今日五莲 今日莒县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今日日照 > 正文

重生的泥土 第四届日照文艺奖特别奖获得者刘加东访谈

来源:日照日报 2020-07-23 06:24   https://www.yybnet.net/

全媒体记者 徐晓清

刘加东,1958年11月出生,日照市两城街道人。任两城黑陶研究所所长,日照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黑陶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自1992年开始潜心研究黑陶艺术及龙山陶器,积累形成了高超的设计和制作经验,作品先后获得十几项大奖。其中黑陶作品《陶魂》系列曾荣获泰山文艺奖,日照文艺奖特别奖。

若从1992年算起,刘加东从事黑陶营生已近三十年。此前,他还是一位土里刨食的农民。那年,山东大学考古队到两城考古龙山文化,与坐落在遗址内的两城七村合建了一家黑陶厂,当时担任村干部的刘加东自告奋勇,主动负责仿制出土的陶器。从那时起,世代为农的刘加东发现,泥土除了种植庄稼,还能焕发艺术之光。他的人生由此改变。

记者:祝贺《陶魂》系列陶艺作品获第四届日照文艺奖特别奖。

在黑陶界,了解您经历的人,应不在少数,业外的却未必知道。您介绍一下自己迈进黑陶行当的经历吧。

刘加东:我出生在日照两城,这里是龙山文化发源地。记忆中黑陶并不是什么稀奇的物件。小时候,每逢下大雨,经常有一些瓶瓶罐罐的残片被雨水冲到村里。

1984年,我退伍回村,担任村里的计生主任。这期间,时常有专家来两城考古,作为村干部,我有时陪着一起去。这才渐渐明白,那些从小见惯不怪的破罐子,原来是几千年前龙山文化的遗物。惊讶的同时,兴趣也在萌芽。所以,当听说专家要在我村建黑陶厂时,我就主动请缨,并被选中。我的这个举动,在周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人不看好,觉得我是头脑发热。

为了能潜心研究黑陶,我辞去村里的职务,放下“铁饭碗”端起了“泥饭碗”,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一头扎进“泥”里。开始的时候,失败就像家常便饭,“不成器”的时候居多。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1993年夏天。那次,我装好一窑,点起了火,刚烧到了一半,就下起了暴雨。当时的窑是露天的,而且地势低洼,水就往窑里灌,我一边撑着大塑料布遮着窑,一边往外舀水……窑烧好了,跟往常一样,我拿石子往窑里一扔,可没有听到清脆的回声,当时冒了一身虚汗,那整整一窑的黑陶就这么废了……

烧窑是个精细活,晴天怎么烧,阴天怎么烧;春天一个烧法,夏天一个烧法,冬天还是一个烧法。这些门道,在我近三十年的制陶经历中一一尝试了。

烧窑不可能每次都成功,我烧了快三十年的陶了,到现在装窑时还是会担心。

记者:当今社会迅猛发展,文化多元已是趋势,黑陶行业未免会受时代影响。您是如何应对的?

刘加东:这是快速消费的时代,很多产业拥有了自己的流水线,批量生产、贴牌加工等也不鲜见。但黑陶的烧制却是个慢活,从陶土、淘泥、饧泥、揉泥到拉坯造型、整型再到雕刻、抛光、装窑、烧窑,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纯手工制作,无法复制,一个黑陶的烧制过程至少半个月。这时候,更要耐住性子。做工艺品,做文化产业,要的是品牌,靠的是质量,任何偷工减料的行为,最终砸的是自己的招牌。

事实上,日照黑陶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可谓是风光无限,也就是其发展史上的黄金10年。我入行始于1990年代,那时,订单式加工生产造成的弊端逐渐浮出水面,产品严重同质化、实用性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已经很明显。我是“黑陶小白”,如果随波逐流,就什么真本事也学不到。

诱惑不是没有,但我始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我自己定位要做一名“陶艺师”,而不是商人。这样的话,我就能沉得住气。这也是我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

我的坚守,有了很多回报。那些获奖作品,每一件都是心血换来的。

记者:作为一门陶艺,您觉得黑陶制作的核心是什么?

刘加东:制坯、塑形、打磨、雕琢、窑烧,是关系黑陶成败的几个主要环节,缺一不可。如果非要说核心,那就是文化素养。

我曾在泥花盆作坊当过几个月学徒,可做黑陶毕竟不是简单地做盆盆罐罐,而是要兼顾文化、思想和技艺,是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精髓的融合。

而这些,恰恰是我的短板。

因此,我必须加紧补课。“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走出去,请进来”。我出去学习,或者请艺术大师来指导。

可以这么认为,在黑陶界,今天的我早就“上路”了。

记者:《陶魂》系列陶艺作品灵感是如何产生,有何寓意?也请说一说获奖感言。

刘加东:这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以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学精神,得益于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和谐理念。

这系列作品运用了“一带一路”的标志及代表形象骆驼来串联,凸显主题。

作品的底座统一运用了嘉峪关长城、大雁塔、竹筒等典型文化元素。在材质上,分别运用了黑陶、白陶、红陶三种不同视觉色彩,来烘托陶文化中“大口尊”“蛋壳陶”“鸟形鬶”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表达基于祖先的智慧与文明,用黑陶的载体创作精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日照文艺奖从开设以来,参评作品门类越来越多,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参评日照文艺奖,《陶魂》从初稿、定稿,中间反复修改,历时五个多月,纯手工制作完成。《陶魂》最终获得大奖,不仅仅是这件陶艺作品的成功,也反映出日照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对日照黑陶的保护、挖掘和创新的支持、鼓励。

新闻推荐

三法让黄瓜多结瓜

1.化学增量法。当黄瓜长出1~3片真叶时,第2~21节叶腋的花芽陆续分化,但尚未决定是雌花还是雄花,这时喷施乙烯利为最佳时期。...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推荐:
第一时间施救2020-07-23 06:29
猜你喜欢:
设置安全警示牌2020-07-23 06:40
评论:(重生的泥土 第四届日照文艺奖特别奖获得者刘加东访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