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荣
8月的时候,枕着海浪入眠,做一个关于盛夏之夜的梦,再合适不过了。在一望无际的深蓝之中,银白色月光追逐着那位骑鲸少年,传说中,他是唯一可以号令鲸群的王者,越过蛮荒和陷阱,最终抵达温暖的海湾。透过梦的花絮我们得以实现内心渴望的一次次梦幻旅行,折射到现实,人们渴望走得更远,于是关于“远方”的理解之一便是走进海里。对于内陆人而言,海足够远,只有跋山涉水之后才算看见了一个完整而富有生命力的世界。
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古人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到了商朝时期,渔业逐渐发展起来。甚至在一次占卜中竟卜问“能否捕到三万尾鱼。”当时,已经出现了网鱼、叉鱼、钓鱼、兜鱼等丰富多样的捕鱼技术。直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现代渔业中找到延续千年的经验。
海洋牧场,通过人工控制种植或养殖海洋生物,形成了一个多功能“渔场”,不仅可以增值繁育还可以观光垂钓。如今,人们不必再靠占卜,而是对海洋区域进行科学的生态建设。
栖息在海中央
海的浪花随着快艇的发动机涡轮转动激起了一阵阵咸腥的味道,嗅觉和味觉随之而来的共振,是深入海中的初体验。游艇速度之快几乎让翻腾的浪花涌向脚边,又一次次被倔强的风拉回到海中,归于下一次进攻。即便是盛夏,海风依然携着几分凛冽,可以瞬间唤醒被烈日炙烤的皮肤,愉快地呼吸着清凉的雾气,夏日的海上疾驶让30分钟的航行短暂而又刺激。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建造在距离陆地十公里之外的海上观光平台。当然,观光只是海上娱乐最直观的体验,任何一艘游轮,哪怕是小船都可以实现,但是这些移动的海上空间总会受到不同条件的制约。有没有一个可以固定在海上,又能与陆地保持一定距离的“海天私享空间”呢?
顺风阳光海洋牧场开发的观海平台通过自升式固定模式,可以根据海上的风浪自动调节平台高度,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来解决了游客晕船的困扰,二来提升了平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赋予了平台更多的功能性价值,比如家庭休闲娱乐、企业团队建设、公司会议、科普教育等一系列体验内容。置身在茫茫大海之上的“海中乐园”,无论是睡着或是醒来,都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在这里,时间不是计算一分钟、一个小时或者一天可以做多少事情的效率单位,反而变成衡量“慢生活”的通用法则,适用于那些足以产生快乐的体验。于是,人生第一次,在离海20米高的地方,垂钓不过是愿者上钩,只是为了让落日陪自己等一条发光的小丑鱼;实现了旅行清单上,看一场海上日出;吃到现场加工的极致鲜味用时不过几分钟。还想来点刺激,就跳到海中,跟着专业的浮潜老师在水下和鱼儿嬉戏。
当夜色深沉,喧闹归于平静,海的声音成了一首不厌其烦的歌谣,波动浪的琴弦,轻轻摇摆,梦是变奏曲,梦中人是最理想的歌者。当海浪升腾起薄薄的青雾,透过浪的回声,鸥鸟起伏,第一缕阳光照耀在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上,再醒来时,海面铺满了深深浅浅的红色,闪着金色星芒,似漂浮着数不尽的玫瑰花。
留恋在工作坊
人类可以登顶地球最高的山峰,却无法征服最深的海底,或许正是来自于海洋的那份神秘才吸引着人类不断探索,拓海而生的日照深谙大海生存的道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让海变得亲近起来,一个蓝色家园的故事由此诞生。
2012年,顺风阳光海洋牧场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新型渔业发展空间,即海洋牧场。简单来说,就是将草原上集中放牧的方式嫁接到海洋中,通过人工鱼礁建设进行鱼类的培育和驯化,从而达到提升繁殖规模和保护海洋生态的双重功能。
海洋牧场经过多年的耕耘,如今,在7平方公里规划海域上,配套建设了游艇专用泊位以及各种休闲垂钓船;通向海洋牧场平台的观光航线更是满足人们对于行驶海上的乐趣;钓虾馆、儿童摸鱼池、工厂化育苗展厅、海洋科普馆带给孩子们亲近海洋的独特体验。
在众多场馆中,最特别的是鱼拓创作馆。
据说,中国用鱼拓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随着颜料的创新,彩色鱼拓的出现让鱼拓作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就是从简单的墨色鱼拓作为记录转变为一种绘画审美的欣赏,甚至具备了艺术收藏价值。
在鱼拓创作馆里,一位老师正在进行鱼拓画制作,只见他根据鱼在水中游的姿态将其固定在一个位置,然后在鱼体上施墨,首先从鱼背部大块面积开始迅速上色,由浓向头尾两块淡色过度,在鱼体头部和尾部最顶点再度着色,接下来便是将准备好的宣纸铺盖在上好墨的鱼体上,用手指轻轻拍打,保证纸完全附着于鱼身,最花工夫的头部和尾部又再次用毛刷仔仔细细刷遍,力求细节完整,才到了“点睛之笔”。
再次确定拓画完毕后,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从鱼头覆盖处轻轻掀起画纸,一幅生动的鱼拓画便制作完成了,因为保留着鱼体完整而逼真的细节,色泽饱满,真的好似鱼在纸上游。大家的眼睛全盯在画作上,此时再看画师,身穿中式对襟褂子,脚蹬一双黑色布底鞋,留着花白的胡子,笑容可掬,颇有古人之风,问过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师也确实并非普通百姓,而是一位专攻花鸟画的大师,号依山农,在这里教授鱼拓画颇有几分意外之缘。
他不愿意我们称呼他为大师,可是谈起鱼拓画却滔滔不绝:“鱼拓画当然是一门艺术,因为它具备创作生命力的价值,鱼拓之美首先是轮廓,作画之人要捕捉到鱼在水中自然游动的状态,记录下轮廓曲线,这就是这幅画的骨架,没有它的支撑,这幅画可能画不出东西来;其次就是鱼的鳞片,每一种鱼除了形状大小外,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鳞片,你看有的硬如铠甲,有的软如嫩叶,层次做出来决定画精致的程度;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上色,用咱们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就是好不好看,自然来自色彩的虚实变化,是保持鱼体生动的立体视觉效果。”
再看他作画的台面上,摆放着宣纸、墨、颜料、调色盘、毛笔、排笔,甚至还有喷壶、吹风机、大头针等工具。一条鱼从作画准备到呈现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大约需要1小时,可是对于沉浸其中的学员而言,仍意犹未尽。
和鱼拓馆相对的是飞钓拟饵的工作坊。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飞钓像是民族舞中的水袖舞,之所以这样说,源于飞钓特殊的飞钓线和人工拟饵,在抛投时,钓者挥舞着手中细如发丝的钓线,手法华丽得好像跳舞,又因为飞钓的鱼饵均为假饵,即通过各种材料制作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拟饵,或是小虾小蟹,或是毛绒小动物造型,更让飞钓有了“飞扬旋转”之姿。
如果说在垂钓中有一种钓法是“愿者上钩”,那一定非“飞钓”莫属了。看着钓饵如此精湛的制作工艺,我几乎以为钓者并非好鱼而是好饵。据说缝制一个食指大小的拟饵就要用到羽毛、丝线、塑料、金属丝等十余种材料,而制作工具更是大大小小摆放了一个工作台。有意思的是工作坊里大多是热爱手作的女性体验者,大家都是被可爱的拟饵吸引过来的,至于说飞钓,大家相视而笑,看来制作拟饵的乐趣远大于掌握一种钓鱼的技巧。
恰同学少年
顺风阳光海洋牧场作为全国水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日照市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活动实践基地,对于海洋科普馆的建设更是投入大手笔,通过图文、模型、标本与实物集中展示了中国北方海水鱼的种类、分布及其特点,不仅是北方海水鱼的科普大全,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具备体验性和参与感的科技互动场景。通过3D动漫、虚拟成像、牧场海底VR、体感游戏等多种设计,全方位展现海洋资源以及海洋文明的未来发展。
围绕海洋文化教育,青少年军事拓展成为这个夏季的重头戏。穿上军装的孩子们格外精神,从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蜕变成为坚强勇敢的小战士,这也许正是家长所期盼的。从团队出海到训练后的泳池嬉闹,这个夏天,顺丰阳光海洋牧场赋予了少年们暑假更多的意义,在成长中磨炼意志、奋发图强,回到学校学会分享与感恩,在这里度过的难忘时光将会让他们受益无穷,每每回想起来都感觉无比自豪。
初闻“海洋牧场”就想到那句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不是吗,像放牧一样放鱼,一个在草原,一个是在海下;一个听见草野里蟋蟀争鸣,一个潜入海中与鱼群共舞。海洋牧场是人类突破创新的一个例证,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尝试征服自然,运用先进的技术探索人类未来发展模式。世界的共同努力,只是渴望看到这个被称为“蓝色星球”的人类生存空间真的如“海洋牧场”一样,是一个生态栖息的家。
在这里———
落日的余晖、虹影和轻雾笼罩着村庄,田野小路也能通向想去的地方;山林沙滩岸美,蔚蓝的小岛包容了一切情绪变成自由快乐的天堂,孩子们尽情玩耍,老人们悠闲垂钓。花香、草香、食之生香,自然状态的生长让嗅觉、味觉又恢复了信任;海潮扑面,渔歌唱晚,红衣少女款款而来,哼着歌曲,在日照的生活就这样开始。
新闻推荐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刘峰潘春桥)6月9日,东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委托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联合东港区海洋发展局对日照市禹海红...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