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宏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既是立国之本,也是强国之基。加快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尽快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效能,对发挥制造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中的驱动作用,推动日照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新
体系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日照市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低等一系列问题,应注重加强战略谋划和统筹协调,坚持做强增量和调优存量并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一是要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海洋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夯实基础、掌握核心技术上下功夫,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和关联技术升级,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二是要改造提升钢铁、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重心,鼓励制造业企业主动对接“互联网+”“机器人+”“大数据+”,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云制造,促进形成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供给能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原生动力,必须加快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一要聚焦产业和区域发展难题,统筹整合企业、研发机构、高校创新资源,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二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发展新动能,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支持日照市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增强民营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三要加快构建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四要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创业共同体,实现研发责任共担、创新利益分享技术创新机制,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五要加快打造优质聚才平台,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批以一线实践能力为导向、掌握先进制造业工艺的高素质工匠,培养一批能操作、懂调试、会研究的应用型智能制造人才。
三、健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体系
绿色低碳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趋向。一要统筹考量经济、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突破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大力研发推广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经济,带动全市制造业生产力的整体升级和生产方式的全面革新。二要加快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促进园区废物资源交换利用;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培育一批提供咨询、检测、评估、认定、审计、培训等服务内容的专业化绿色服务平台,建设绿色制造服务体系。三要全力推进日照市钢铁、化工等企业绿色改造升级,优化运输结构,提升装备水平,加快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
四、优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体系
制度决定资源的配置及利用效率。应强化高质量制度供给,尽快形成具有日照特色的首创性和集成性制度创新成果。一是要健全完善形成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向好项目聚集的机制,集中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用地、用海、用能、用贷等突出问题,推进优势要素向优质项目聚集。二是要加强政策集成创新,构建系统性、衔接性、配套性的制造业政策协同机制,防止制造业服务政策“碎片化”。三是要加快建设市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优化金融体系供给结构,政银保企同向发力,多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针对高技术制造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提高融资风险容忍度。四是要全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壁垒、进入壁垒、地方保护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放宽行业准入,加强市场监管。
(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
新闻推荐
连日来,岚山区住建局安排相关科室对城区道路、公园绿地、建筑工地等地的广告牌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整治。加大路面巡查...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