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为山里娃坚守乡村教育26年

来源:黄海晨报 2018-09-12 11:2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尹丽彩

在岚山区中楼镇两山口小学,有这样一位人民教师,他叫王松,任教26年来,他始终钟爱山村教育事业,热爱山区里朴实善良的孩子,背负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背负着山区乡亲们的殷切期望,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农村教育教学中,用辛勤的汗水培养了一批批人才,让越来越多的山区孩子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更宽广的天地,他用真挚感情、无怨无悔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谱写着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深情赞歌。

1

1992年,中专毕业的王松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主动申请来到了岚山区中楼镇最偏辟的山区小学任教。当记者第一眼见到王松的时候,他的老实憨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自己从小生长在山区,知道山区的孩子更渴望知识,更需要老师。“初中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是父老乡亲和亲友资助我完成学业,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所以中专毕业以后就坚定了到家乡服务。”王松向记者说道。

扎根山村,服务山村教育,是王松这一生的教育信念。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他所在的小学基础设施相当简陋,在2015年之前的冬天里,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到学校,生好炉子,而这一举动,王松坚持了16年。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在平房办公冬天需要生炉子,他都是每天第一个来学校办公室生炉子。”同事杨兴凯说。

其实,对于王松大冬天生炉子的事儿,在这个学校的同事和家长都知道。当时两山口小学条件很差,冬天孩子们只能用煤炉取暖,虽然冬天天气是寒冷的,但这里的学生心里却是暖和的,因为他们有王松这么一位好老师。当然,这也跟王松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他说,小时候在冬天里,手经常被冻成大“馍馍”,那真是艰苦,现在孩子可不能那样了。

不让孩子吃他曾经吃过的苦,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是王松常说的一句话。26年来,在工作中,他爱生如子、爱校如家、踏实工作,从不给孩子耽误一节课。

“前年春天的时候,他从平房上掉下来,摔伤了腿,于是建议他到医院去看看,但他当时就是稍微包扎了一下,就来学校了。因为摩托车骑不了了,还是家里人送来的,后来光吃药不行,便开始打吊瓶,但他从没有请假,也没有休息。他说不能耽误给孩子上课,就这样白天来上课,晚上回去打吊瓶。”杨兴凯说。

王松的平易近人、关心同事、热爱工作、艰苦朴素,同样给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老师王亚军告诉记者,在他的眼中,王松就是他们青年老师的榜样。

“王松老师是我的师傅,在我刚来学校的时候,他就对我非常关照,在生活中很多事情上都帮助我。有的时候吃饭不太方便,他会叫我去他家吃饭。天气比较冷了,他会给我添一些衣物。在工作中,对我却非常严格,教我备课,帮助我提升工作中的不足。”王亚军说。

家长王全福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在没有遇到王松老师之前,是一个调皮的学生,作为家长,他自己也很是苦恼,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在王松老师的教育下,竟然变成了大家眼中的好学生。

其实对于班上调皮的学生,王松老师是相当有耐心的,他会积极地沟通、交流。通过与学生交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来说,王松老师真的是他们的领路人,不仅教他们知识,更教他们如何做人。

2

王松做的点点滴滴,同事与家长们都看在眼中,疼在心里。他把疼爱学生始终放在心上,不仅在学习上关心照顾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生活上也是马虎不得。

王全福清楚地记得前年他们那里发大水,一个村的学生们过不了河,是王松把学生一个个地背过来的,因为他担心孩子们上课会迟到。记者了解到,两山口小学辖区六个村,这里的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很多,26年来,王松用爱心点亮着每个孩子的心灯,以真诚的爱体贴着学生。

“我每教一个班级都要先把孩子的学习情况摸底,把班级学生的情况分为三类,一类优秀的让他们拔高;二类学习较好的学生,在巩固学习的基础上,让他们接触一些开放性的题;最后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我会通过个别辅导或者课堂多提问、多关心,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使他们的成绩提高上来。”王松说。

在采访时,学生王小虎告诉记者,他以前的成绩是B或者C,在王松老师的辅导下,现在的成绩是A+或者A。

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只要关乎孩子,他都会格外地用心。王松是一位性格十分内敛的人,但却是全学校讲课声音最洪亮的老师,他把全部的心血与真挚的情感全部投入到了山村教育事业。多年来,凭借着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基本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

该校校长徐开军说:“王松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师德标兵,他各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在教学方面,他会主动帮助年轻的教师,家长和学生们对他评价也很高”。

王松身上的爱心事例太多太多,26年来,在贫困的村庄,他默默地坚守着那份简单而执着的人生信念,扎根山村,在贫瘠的山区里播种知识和希望,帮助许许多多的孩子改变命运,带领一代代人走出大山,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在山村从教的路上,为了让我们的山村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我已经坚守了26年,在最后的几十年里,我还会一直甘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王松最后向记者说道。

新闻推荐

炫丰收 享节日

9月9日,岚山区黄墩镇“丰信农业”杯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炫丰收大赛在粮山社区举行。活动围绕“农业技术助丰收、作...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山里娃坚守乡村教育26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