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越来越关注LED光对健康的影响。
随着LED技术的快速遍布全球,人们的关注点逐渐发生变化。此前,大家聚焦在视觉元素和节能环节上;如今,研究者们开始关注LED照明与健康问题。
1
LED照明对精神疾病有影响?
过去十年间,欧美许多城市和街道都在照明方式上做出重大改革,改变了装饰城镇街道的方式。
从法国巴黎到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当地政府纷纷停用耗能高的灯泡(黄色暖光型灯泡),换上了节能LED灯泡(蓝色发光二极管)。
除了街灯,智能手机、电脑、电视和家中的灯泡,都使人接触到蓝光。可以说,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曝光在蓝光环境内。
今年早些时候,《世界生物精神病学》杂志发表了一组杰出的精神病学家撰写的论文。精神病学家警告说,LED照明对人类精神疾病有潜在影响。
该论文表达了对蓝光影响人类睡眠和其他生理节奏的担忧,还谈到了各种应用软件和移动设备的运用,青少年对LED更为敏感等情况。
在论文中,美国芝加哥范伯格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临床助理教授约翰·戈特利布说:“我早已关注到,补充性的曝光照射——亮光疗法——对患有抑郁症的病人来说很有帮助。但我很迟才反应过来的是,过度的以及不充分的曝光照射,对躁狂症状及生物钟起反效果。”
2
智能手机是健康公害?
论文对治疗精神类疾病有启发。如果病人被要求使用App自我监控,用手机上的App来记录情绪的变化,而且是在上床前使用,相反有可能会对病人的睡眠、生物钟及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蓝光无处不在,智能手机代表着更大的公众健康危害。”戈特利布医生说道,“街灯也是如此,一整套的夜间照明,不论是娱乐设施灯光、交通灯,都造成了光污染现象,我们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敏感。”
科学家在健康成年人身上做蓝光影响研究,他们发现,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这会扰乱睡眠,影响生活质量,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使人容易生病。而此前对儿童和青少年睡眠紊乱的研究显示,睡眠紊乱和数字设备的使用之间,存在着明确且持续性的联系。
因此,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睡觉前使用科技产品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而且卧室内不要有科技类产品。
LED灯技术快速地遍布全球,人们对LED技术的关注此前一直放在视觉元素和节能环节上。但现在,科学家、健康专家和LED产业正在努力,希望将LED灯里的蓝光降低至最低水平,并创造出不会对精神病患者造成伤害的定制灯光。
然而,针对潜在精神疾病患者或昼夜节律紊乱敏感者,有关部门目前还没有制定具体的指南。
3
LED的诞生与发展
LED是发光二极管的简称,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LED最早起源于1961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发展以磷化铟镓材料合成的LED,其放光波长范围为近红外线。1962年,奇异公司发展的红色发光二极体,因其转化效率差且发光波长远离可见光范围,因此未被广泛应用,仅用作指示灯。1991年,美国HP公司与日本东芝公司研发的绿色发光二极体,因缺少蓝光LED,无法利用三色原理组合成白光照明光源。
直到1993年,日本的中村修二成功开发出具高亮度的蓝光发光二极体。相较于传统的日光灯与炽灯泡,LED不仅体积小、环保、省电,寿命更是长达10万小时,且因其低耗电的特性,对于电力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是一大福音,现今环保意识与节能观念逐渐提升,发光二极体已跃升为21世纪照明与显示器的新光源。
4
LED为什么如此受宠?
随着环保、节能、低碳的议题持续加温,加上全球能源持续短缺的现状下,绿色照明成为现在最热门议题之一。白炽灯耗能过多,节能灯会产生汞污染,而作为第四代新能源之一LED照明因其集节能、环保、低碳于一身而受到政府企业宠爱。
因为蓝光LED的发明,使得今日的世界可以运用电脑控制,使LED发出数百万种颜色的光,因此,大到路上随处可见的大型LED展示板、红绿灯,小到荧幕的背光系统,都有LED的身影。
具体而言,LED运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建筑物外观照明、景观照明、标识与指示性照明、室内空间展示照明、娱乐场所及舞台照明、视频屏幕、车辆指示类照明、植物照明等等。
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大型LED电视的普及,也使LED更普遍地用于背光面板。
另外,现代常利用电脑控制LED放光的强度与颜色来模拟日照,来进行温室植栽,因此我们常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到不同季节的花卉。
新闻推荐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杨伟超郭宏泽)进入夏季以来,东港公路局针对辖区国省道部分路段出现坑槽、龟裂、裂缝、网裂等病害,统筹安排...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