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茹
“南茶北引”半个多世纪以来,茶产业已成为日照市的支柱性产业。作为鲁茶的代表,日照茶产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迸发出新活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源头活水。?
4月29日,前来参加2018日照绿茶节暨名优品牌绿茶博览会的省茶文化协会会长侯国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她对日照绿茶更加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她说:“日照茶叶产量占山东省茶叶总量的70%以上,日照绿茶要发展就要形成共同打造日照绿茶大品牌的合力,要让茶园生态化,茶叶有机化,全面叫响北方绿茶之乡,走出山东,面向北方找市场。”
日照绿茶汤色黄绿,口感醇厚、板栗味浓郁、甘甜清香。独特的口感使日照绿茶对茶叶的炒制有着特殊的要求,不论是手工制茶还是机械制茶,要想出好茶,对技术的掌握都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侯国云认为,要独辟蹊径制好茶,摸索出手制茶与机械制茶配合的适宜方法,提升加工工艺。使每个手势和力道的运用,都要考虑到如何浓缩和聚拢香气。从而让茶叶叶质柔软、透发清香,达到嫩而不生、老而不焦的效果。
好茶有了,如何才能撬起茶产业发展的杠杆?打好“日照绿茶”地理标识品牌。侯国云认为,必须“抱团打天下”,才能将整个日照绿茶区域品牌打出去,才能给各个茶企、茶农带来更高的效益,推动日照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要在全力推动茶产业扩规模、上水平、增效益的同时,结合绿茶发展实际,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以稳定的质量保证品牌的声誉,维护“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形成集群抱团发展,共同打造品牌、建设品牌,共同享受品牌带来的红利。同时积极营造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提升日照绿茶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形成“多喝茶,喝好茶,喝日照绿茶”的浓厚氛围。
茶产业生态效益无需多言,经济效益更是潜力巨大。“一般来讲,茶叶采集好时月,茶农一天能采摘五六斤鲜叶,按一公斤140多元算,能赚到300多元。”侯国云在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片片小茶叶铺就着乡村振兴路,要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茶产业。同时,做好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源头控制,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加强茶叶品质安全的监测。
立夏将至,清茗一杯。如今,正是品尝春梢新茶的好时节。在2018日照绿茶节暨名优品牌绿茶博览会现场,撮一小撮新茶,看着茶叶在水中起伏、颠簸再沉淀、舒展,岁月变得葱郁莹润,正如侯国云所说,“制茶初心不改,日照好茶可期。”
新闻推荐
德国医疗专家将到市人民医院工作访问 市民在家门口享国际水平医疗服务
本报讯(记者张磊通讯员韩崇伟张玉海)5月6日至11日,德国林根市圣伯尼提斯医院克拉森教授一行将到市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周的工作访问,让日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际水平的医疗服务。据了解...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