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楼前花逐东风舞 ——莒州女诗人纪映淮诗词赏析

来源:日照日报 2017-11-12 02:20   https://www.yybnet.net/

蔺洪生

纪映淮(小字阿男)是明末清初莒州女诗人。她的诗词存世不多,却与人生密切相关。前期重在描写自然,反映闺情,风格浪漫,自明崇祯十五年(1642)其夫守卫莒城死难之后,诗多表现身世悲苦,词风孤寂,情调凄楚。其部分作品及生平事迹见于清代女性诗歌总集《国朝闺秀诗柳絮集》及民国出版的《清代闺阁诗人征略》《晚晴簃诗汇》诸书。清嘉庆《莒州志》载其诗三首、词四首。

《桃叶渡》里显才华

明清女性诗词的繁荣,不仅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绝无仅有,而且人数之多、作品之富即使词曲繁荣的宋元时代也难比拟。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生于上元(今南京市江宁区)的纪映淮即属此列,其写于及笄之年的《桃叶渡》流传甚广。

桃叶渡是南京秦淮河上一处古渡,又名南浦渡,也就是古诗词里说的“宝钗兮,桃叶渡,烟柳暗南浦。”东晋时,书法家王献之在此邂逅桃叶姑娘,为之写下情意绵绵的《桃叶歌》:其一,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其二,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其三,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时隔一千多年后,金陵少女纪映淮,也在一个寂静的月夜来到这儿,临河凭古,情随景生,写下一首《桃叶渡》:清溪有桃叶,流水载佳人,名以王郎久,花犹古渡新。楫摇秦代月,枝带晋时春,莫谓供凭揽,因之可结邻。大意是,天上明月依然是秦代的月,渡口桃花依然是晋时的花。那位让人羡慕的桃叶姑娘,有一个深爱她的情郎等着。而我将来的夫君,是否也有王郎的才情?一首《桃叶渡》,洋溢着纪映淮对爱情纯美的向往与憧憬,也显示出其通经史,工韵语,能诗善词的才气。据说,桃叶渡作为“金陵十八景”之一,因纪映淮之诗更加闻名,更多文士慕名前往写下诗文。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对《桃叶渡》里的“楫摇秦代月,枝带晋时春”欣赏不已,赞为清丽典雅、意境隽永的佳句。清初女诗人王端淑高度评价:“映淮诗清英流丽,绕涧疏竹凌烟,差似其质。雁序中有此伯紫之乐,眉山大小苏可想见云。”(《名媛诗纬初编》)

读《桃叶渡》,在享受追慕高古、发思幽情的婉约之美时,又能感受风姿妩媚的秦淮秀色,能感到纪映淮蕙心兰质,有着感悟人生的独特视角和生命体验的独特方式。而这种视角和体验本身就是诗,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美妙意蕴。这种内涵的由来与提升,又很大程度在于纪映怀生于书香之家,饱受诗书熏陶。其父纪青(字竺远),少为诸生,地方名士。其兄纪映钟(字伯紫),颇负诗名,多有著述。其母刘玉涵,娘家苏州,世代官宦。这种一门风雅又相映生辉的家境,使纪映淮与诸多明清才女一样,自幼就有父辈教养,与兄弟一起接受塾师教育,进而精通史书,尤工韵语,“楚楚有致,似过其兄”(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其九岁时,在一次荷展中看到上联“叶出尖角问晴天”,随口对出下联“花退裂盘笑丽日”,十岁生日那天,客人出句“丹桂虬蟠花香”,她遂对出“古藤曲铁叶绿”,客人又说“楼前丹桂虬蟠花香溢满院”,她即回以“院内古藤曲铁叶绿罩长廊”。这既反映纪映淮贤淑聪慧,才思敏捷,也说明她早期诗词明朗清丽,是得益于记诵诗词古文与格言古训,得以陶冶德性,涵养学识。尤其明末兴起的家庭藏书时尚,在引领家庭成为知识集纳地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纪映淮这类闺秀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一个故事可见其读书之多,一天,纪映淮正读北宋词人柳永的《乐章集》,嫂嫂李旦兮过来打趣:“柳永的词俚俗,别把妹妹带错了。”母亲也说:“柳词多为乐工妓女写,音律谐婉却格调不高。”映淮听而驳之:“‘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词平和近人,有何不好?”嫂嫂改口夸赞:“妹妹秀外慧中,果然‘日照而影,水阔而美\’。”(“日照而影”即“映”,“水阔而美”是“淮”)纪映淮则以《尚书》名句对曰:“嫂嫂名叫旦兮,无愧‘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从资料看,纪映淮创作《桃叶渡》不久,即与莒城诸生杜李完婚。嗣后,其任绍兴知府的公爹杜其初任满归莒,纪映淮与丈夫随之返回,于明崇祯十年(1637)喜得一子。那时,夫妻间诗词唱和系闺房一乐,士大夫竞相仿效。纪映淮与杜李更是夫唱妇随,伉俪情深,“居闺室擘笺斗捷而达旦,忧谈国事而忘食。”(清·陈嶦《荣烛堂随笔》),“擘笺斗捷”,就是裁纸写诗看谁快捷,以增家庭生活情趣,纪映淮的诗作《即景》应是写于此时:“李花一孤村,流水数间屋,夕阳不见人,牯牛麦中宿。”诗中七种景物纳入一个画面,虽是静物素描但又浑然天成,恬静的田园风光与古朴的暮春景象跃然纸上,给人自然率真之感。甚至可以说,从纪映淮的《桃叶渡》到其《即景》,代表了明清女性诗词善用白描和讲求韵律的艺术特色。明清才女没受到比男性更多的学术浸染与写作训练,反而更加接近自然,保持了一份纯洁与真诚。这种自然灵秀之气,正是女性诗歌优越的主因。所以,明代文学家钟惺感叹:“男子之巧,询不及妇人矣!其于诗赋,又岂数数也哉?”(《名媛诗归·序》),明末学者葛徽奇也说:“非以天地灵秀之气,不钟于男子;若将宇宙文字之场,应属乎妇人。”(《续玉台文苑·序》),这种清丽、率真、质朴、典雅、淡泊之笔调,亦是一种远离世俗的品质,亦让女性诗歌获得欣赏,让其创造力得到承认,让人觉得道不尽又味无穷。

《小重山》里蕴真情

有评论说,纪映淮诗词“大有李清照之风”。这是因为,两者身世相同,同是名门出身,同处乱世之际,同有丧夫之痛。李清照在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人入侵时,在随赵宋王朝南渡期间丈夫赵明诚病故,从此国破家亡,生活凄苦,诗词风格为之大变。纪映淮则在丈夫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抵抗清兵被戮后,含辛茹苦供养老小,茹荼席草三十余年,其作品也由流丽明快转为缠绵哀婉,从清新自然变为沉郁悲伤,从细腻刻画身边景致变为真实展现内心变化。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日照第一小学举行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基地授牌仪式

本报讯(通讯员孙秀娟)11月4日,日照市文化馆在该校隆重举行了日照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文化馆李馆长、未来学校的安校长以及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授牌仪式。仪式由宋平玉校长主持,丁宝翠校长与...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家校共育顶天立地2017-11-11 05:50
猜你喜欢:
评论:(楼前花逐东风舞 ——莒州女诗人纪映淮诗词赏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