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为峰 摄影报道
东港区三庄镇贺庄村,农家妇女王桂淑成为村民羡慕的对象。丈夫在市区打工,她除了照顾一双儿女上学,还要照顾年迈体弱的婆婆和智障的小叔子,并管理了15亩庄稼。在当地,许多妇女和王桂淑一样,丈夫在外打工,妇女们在家肩负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责任,成了农村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今年秋季,她栽种的10亩地瓜长势喜人,最高产量达到亩产4000公斤,总产25000多公斤。
王桂淑要把收获的地瓜分别存放在3个地窖里。等到冬季和开春季节地瓜价格回升再出售,那时可以卖上个好价钱。这些地窖深3—5米,是一个天然的储存库。每个地窖神奇之处就是温度和湿度都随着地窖深度的变化而改变,掌握深度不仅要恰当调度施工强度和进度,还保证了储存质量。地窖多大,能储存多少地瓜也有讲究,地窖容积小存储的地瓜多会影响空气流通,地窖大了浪费人力和物力,不合算,适当的深度和容积保证了存储和投入成正比。
王桂淑的丈夫在市区打工,她在家耕种着3亩口粮田,小日子过得很美满。近几年,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打工,许多人家缺少劳动力,土地闲置,王桂淑就萌生了流转土地的想法。当时许多人不看好,都说王桂淑凭着好日子不过自讨苦吃。
王桂淑所在的三庄镇贺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耕种农田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如果年头好庄稼能有个好收成,碰上干旱年景,只有听天由命。
王桂淑家的3亩多口粮田加上流转的12亩,共有15亩多地,大的地块1.2亩,小地块只有0.02亩,大小40多块,最远的4公里多。
今年,王桂淑把其中10亩地秧上了地瓜,其余的地块种上了花生。地瓜她选择了济薯26号,这个新品种产量高,而且易于管理,还是烘烤加工薯脯的好原料,市场前景看好。耕种时,丈夫请了几天假,帮助她扶起了地瓜沟,剩下的活只有她一个人操持了。
10亩地需要36000多棵秧苗,王桂淑就用三轮车拉水,一个窝一个窝、一棵苗一棵苗地栽种。由于干旱缺苗,需要不断补苗,短短几天王桂淑一共挖了36000多个窝,栽种和补种40000多棵秧苗。
天道酬勤,今年王桂淑栽种的地瓜,最高亩产达到4000公斤,总产量达到25000多公斤。秋收时节,丈夫请假回家和她一起秋收,由于产量高,劳动量大,他们还请了附近的村民帮忙。
新闻推荐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潘强刘祥玉)近年来,岚山区把建设绿色交通作为加快交通运输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密织城乡交通大循环网络,实现交通无缝式链接,不断打造绿色公交、绿...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