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市扶贫办、市委组织部主办的2017日照“第一书记”扶贫论坛举行,目的是为“第一书记”提供展示扶贫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相互启发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从而让“第一书记”扛好扶贫这面大旗。
农村基层是扶贫工作第一线,第一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是群众脱贫致富的依靠和希望。当前,日照市的脱贫工作已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如何才能让“第一书记”更好扛好扶贫这面大旗,带领贫困村走上致富发展之路?
加强互相学习交流,是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的重要方法。“第一书记”处在不同农村,容易出现单打独斗现象。自己的工作到底做得怎样?工作中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只有“第一书记”经常沟通交流,才能够及时发现不足、找到差距。像上面提到的“第一书记”扶贫论坛,10位“第一书记”围绕抓党建促脱贫多角度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方法措施、经验和思路打算,有助于加强“第一书记”之间的交流学习。
一些地方之所以成为贫困“硬骨头”,总会有外在发展环境较差、自身发展条件存在不足等因素,因此,要想“啃下”硬骨头,必须对“第一书记”给予全方位支持,不能让“第一书记”赤膊上阵。例如,去年日照市拨付3000万“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将平均分配到300个贫困村,每村10万元,用于支持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
除此之外,也需要各个派出单位不仅当好“娘家人”“后勤部长”,帮助解决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解除干事后顾之忧,而且还要在思想认识、工作方式方法、发展思路上都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一书记”的“第一”不是荣誉和光环,而是承担扶贫“第一”责任和“第一”压力。倘若“第一书记”抱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者把“第一书记”当成外派的带薪休假,不仅会适得其反,而且还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必须强化考核、监督和问责,这不仅是对群众负责,也是对组织负责。
岚山区制订了《岚山区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办法》,严格第一书记管理,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要进行约谈问责。这样才能让第一书记产生“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迫感,脱贫攻坚也会更有冲劲儿。
“第一”既是一种称号,也是一种鼓舞。管好用活这一优势资源,让其“物尽其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大仗、硬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彭婷)日照城西,稀缺多层,万福·海曲明项目三期将于11月18日开启预约,共5栋多层住宅,100余套房源,房源量有限,有购房需要者可到售楼处参观品鉴。据了解,海曲明珠三期位于项目东侧,分别为20#、21#...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