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庆萍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港城经济发展氛围不浓,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后续增长乏力等问题,如何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日照前后接续,梯次推进各项改革,让“放”的效果持续显现,让“管”的制度更加健全,让“服”的体系更加完善,着力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为廉政“强身”,在港城大地上催生了一场活力蝶变。
简政放权:松绑企业,激发市场活力
“真是太方便了。”9月20日,日照顺邦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安宁在市政务服务大厅领到了“多证合一”营业执照。“这次我办了工艺品备案、煤炭经营备案等8个证照事项。以前,办理这些事项需要跑8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跑两趟,全部办结至少要20天。现在有了‘多证合一\’新政策,不到30分钟,就办完了所有手续。”
事实上,“多证合一”政策的出台,只是日照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一个缩影。将简政放权作为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的“先手棋”,着眼于理顺体制、破解瓶颈、激发活力,日照充分用好“放管服”改革这把“撒手锏”,开启了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编制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部门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013年以来,累计削减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88项,削减其他类行政权力事项71项,提前超额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二分之一的目标;
——及时组织开展职业资格清理整顿,对国务院取消的7批、434项职业资格及时予以公布,并按照国家取消职业资格许可认定的决定,及时清理取消部分职业资格,不再开展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活动……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权力的“减法”正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放管结合:以科学有效地“管”,促进更大力度地“放”
“简政”并非简单的“减政”,简政放权后,政府职能重心从以审批为主的事前监管,变为以监督管理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考验着政府“放权不放责”的履职能力。 只有管得好、管到位,才能放得开、减得多、放得活。近年来,日照市在“管”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如今,日照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市级44个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部门单位全部建立了随机抽查“一单两库”,制定了实施工作细则,开展了随机抽查,进一步提升了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发布分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对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向企业收费。
优化服务: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
“对投资建设项目推行模块化并联审批,对市区实行一体化联审联批,项目申办全流程审批时限由305天压缩为28个工作日。”随着审批事项“串联”改“并联”的大力推进,跨部门的业务协作和审批事项流程进一步优化。
窥一斑而知全豹。简政放权的关键,是优化服务,真正把办事效率提上去。
——全面推行建设项目前置审批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业项目落地平均节省6至9个月,企业编制有关评估报告费用降低40%;
——全面实施“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市级211项行政许可事项包含的2297项申请材料中,可容缺材料1174项,容缺率达51.1%;
——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和执法层级,在日照开发区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设立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在园区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行政执法体制,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
与此同时,日照市大刀阔斧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教育综合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0.62万户,同比增长15.3%,增幅居全省第8位,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6个位次。万人市场占有量710.7户,平均每14个人,就有1个人创业,改革的红利效应充分显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隋言晨)10月13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日照市规划投资12.33亿元,完成造林15万亩,并全力冲刺三年造林50万亩的任务目标。围绕上述目标,日照市将继续实施“八大绿...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