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祥燕
日照市整合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30余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日照市质量强市及名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日照市“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这也成为山东省第一份由市政府印发的“十三五”质量发展专项规划。
组织领导的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的科学规划,让日照质量品牌建设目标更加精准,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完善。于是,一场关于“日照品牌”真抓实干的建设热潮在港城涌动。
作为品牌工作的主管部门,市质监局落实全省品牌建设“万千百十”工程,建立了品牌建设培育指导名录数据库,力争在3-5年内推动60家企业创建省级知名品牌、10家企业创建国家级知名品牌,争创1个知名品牌示范区,不断加强品牌培育与保护。
创牌不易,守牌更难。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不仅重视品牌的培育和创建,还重视品牌的发展与保护。
市质监、工商等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品牌提升”“擦亮名牌”等行动。组织参加区域和企业品牌价值评价,凸显质量品牌经济的“溢价”效应,提升品牌价值,提高知名品牌的美誉度和认可度。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组织部分知名品牌企业发起成立了“日照品牌诚信联盟”,发表诚信宣言。通过一系列措施倒逼品牌企业加强自律,维护品牌形象。不断完善企业自我保护、政府依法保护和司法维权保护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的保护体系。
为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日照市大力组织实施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一方面认真落实,接受省政府对市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市政府对区县政府进行质量工作考核。在2016年度省政府对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日照市考核结果为B级,全省总排名第7位,前进了3个位次。及时部署,周密组织,结合日照市实际,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实施办法和评分细则,组织对各区县政府质量工作进行了考核。
围绕工业强市战略,突出钢铁、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浆纸、机械、纺织等重点行业,开展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研究制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食品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粮油、绿茶、畜牧、林果、海洋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开展产品质量整治活动,如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和成品油、消防产品、电线电缆、“地条钢”、机动车“四非”专项整治等。开展生产领域工业产品、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和执法办案力度,促进产品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而在政策激励与政府奖励方面,日照市是全省较早出台品牌奖励政策的市地,品牌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奖励获得政府部门认定的国际、国家级、省级等有关荣誉称号的单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丁相婷)9月24日,民盟日照市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换届会议召开。会议修订通过《民盟日照市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章程(草案)》;选举赵为爱为第二届参工委主任;选举刘帆、丁相婷、李志毅、来...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