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敏)近年来,东港区秦楼街道始终把为民造福、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创设“三区两线”规划,积极培植蓝色经济、大学经济、楼宇经济等“六大产业基地”,通过“借海兴游”、“借街兴市”和“借校兴勤”,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扩大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筑牢民富基础。
“借海兴游”。秦楼街道深入挖掘蓝天、碧海、金沙滩的优美自然资源和武文化、龙山文化、渔文化等独特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体验式”民俗游和度假游。目前,该街道已发展了15个民俗旅游村,2600余家民俗旅游户,8万多张床位。通过创新实施“五统一”精细化民俗旅游管理,该街道的民俗旅游呈现出游客不断增加、效益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009年接待游客1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57%和60%,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民俗旅游基地,解决了万余名沿海群众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借街兴市”。在产业发展布局上,秦楼街道既注重发展楼宇经济、临港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迅速膨胀经济总量,同时注重发展商贸、餐饮、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努力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去年,该街道投资10亿元,开发建设了银河商贸城、樱园大厦、海曲东路地下商场等20余个三产服务业项目,新增就业2万余人;先后建成乔家墩子民俗旅游特色街、王府大街电子文化特色街、威海路餐饮文化特色街等特色街区,通过一街一品、一店一格的特色化经营,使这些品牌街区人气日增,增加就业近千人。
“借校兴勤”。作为日照大学科技园的驻地街道,秦楼辖区内集聚了8大高校和6万名大学生。该街道坚持“服务就是发展”的理念,在服务大学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校街共赢发展之路。该街道以发展大学社会化后勤服务为突破口,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组织新合村、前大洼、秦家楼等7个大学周边村搞大学后勤服务,先后投资1.5亿元建设了12.6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食堂和沿街商业楼,年增加集体收入达2000多万元,安置从事园艺、物业管理、个体经营的群众3000余人。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着眼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和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快修订完善《意见》,着力破解日照市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