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日照 今日五莲 今日莒县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今日莒县 > 正文

药香襄盛宴 聚智向未来 写在第四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日照召开之际

来源:日照日报 2020-09-19 06:45   https://www.yybnet.net/

全媒体记者 马丹 通讯员 刘洪岩 范海波

金秋时节,日照瓜果飘香,一派收获的景象。

9月19日,第四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日照市举行。来自全国的学界泰斗、院士专家齐聚日照,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医药作用与创新发展”为主题,集聚智慧、共谋发展。

此次中医药文化大会落户日照并非偶然。日照中药资源丰富,其中,莒县是国家级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也是山东省最大的优质中药材集散地。

药香弥漫中,日照中医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日照作为全国唯一的滨海城市、山东省唯一地市入围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中华国医坛世界养生城项目被列为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重点项目,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成功创建为“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传承创新、文化引领、产业驱动、科学发展”,这是此次中医药文化大会的宗旨。以此次大会召开为契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致力于发展中医药的日照,也必将行稳致远,前景无限。

传承文化,特色优势有效彰显

追溯日照的中医药历史,悠久而绵长———

1977年,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了5件玉器,其中一枚为《黄帝内经素问》中所提到的“砭石”,佐证了早在5000年前日照就已开始使用针灸治病;清代瘟疫学大家刘奎,出生于五莲县,其瘟疫学成果在清代具有广泛影响,在新中国三次大的医学整理中,都被当做医学经典著作被整理出版。

“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文化氛围影响至今,日照在传承精华中守正创新。市委、市政府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统筹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市拥有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3处,民营中医医院7处,中医门诊部(诊所)120余处。同时,各县均设置了县级中医医院,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100%设置中医科,10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国医堂,80%以上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中医药服务。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全市二级以上政府办中医医院全部设置了治未病科。截至目前,共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含建设单位)2处,国家农村中医特色专科3处,省级重点专科(含建设单位)9处。

日照还探索开展了中西医融合现代健康管理新模式,创建国内首家符合国际标准的医学干预健康管理机构———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被授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培训基地与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日照还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迅速成立中医药防治领导小组、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及时制定发布了中医药预防方案,指导群众做好居家防护,共提供16万服中药预防方药。不仅如此,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更及早介入、全程干预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先后10余次组织中医药专家会商会诊,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4.4%,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

借智引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日照亦是如此。

坚持借智发展。印发《日照市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次引进培训实施办法》,争取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在日照市设立“日照市中西医院士专家工作站”,陆续开展了高端项目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转化和学术交流等工作。

实施科教兴医。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引进中医药人才,全市共有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国家和山东名老中医6名,省级基层名中医2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5名。

注重人才培养。日照注重西医学习中医、临床骨干、护理人员、乡村医生等培训,累计培训各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

加强传承创新。创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传承工作室6个,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30人,培养各类传承人才200余名。

如今,日照已争引到陈可冀、石学敏、张大宁、王世民、李佃贵等多位国医大师。近3年来,日照先后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保健科技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人才的聚集,推动日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连续13年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建立市级中医药健康巡讲专家库,在省市场监管局会同山东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9年全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分析报告》“中医诊疗服务”项目中,日照排名全省第4。

整合资源,康养旅游势头良好

许多来过日照的中医药专家,都对日照中药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赞不绝口,数据是最好的佐证:日照可供开发利用的中药材品种达20余种,种植面积达6466.7公顷,主要品种丹参、黄芩,种植面积达5 4 0 0公顷,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3.6%。

2019年,全市中药材总产量2.5万吨,“莒县丹参”“莒县黄芩”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认证,莒县库山乡更是国家级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山东省最大的优质中药材集散地。日照拥有中药制剂批准文号12个。

将资源优势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日照全面发力,中医药在新时代也展现出发展新气象———

挖掘利用中医药种植基地、中医药医疗机构等资源,坚持高点定位、高端策划、高标准设计,规划布局中华国医坛世界养生城、中加国际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等项目。其中,中华国医坛世界养生城项目被列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重点项目。

着力做好“旅游+中医药”融合文章,2017年,日照市入围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并出台《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提出“利用3年左右时间,成功创建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把医养健康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打造,以创建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市为目标,印发《日照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和《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市工作方案》,整合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工作。目前,全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达到4 7处,创建了2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区)、3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正在推进的23个康养类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医疗康复、养老养生、休闲度假、康养研发于一体的医养结合综合体。

改革攻坚,助推产业创新发展

中医药作为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兼有种养业、制造业、服务业的特点,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优势产业中,现代高效农业、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等,都与中医药密切相关。

正因为如此,日照积极争取齐鲁交通·日照康养文旅产业园等医养健康项目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库;探索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建设,发展具有日照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鼓励支持医疗机构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名胜古迹、种植基地、生产基地、文化基地等中医药旅游资源融入产业发展,等等。

立足坚实的基础,面向未来,日照加快健全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西医协同机制,成为日照聚力改革攻坚的方向。

同时,将搭建医药研发平台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推进,以济宁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为依托,发挥市中医医院特色优势,建设集“种植、加工、应用、旅游”于一体的中草药生产推广基地,推进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发展。

“全力搭建协同开放的创新平台,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泛利用自然环境优势,让中医药更好惠及人民健康福祉!”“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为中医药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保姆式的‘店小二’服务!”

感受中医药魅力,弘扬中华文化瑰宝,随着中医药文化大会召开,一个杏林春暖、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日照,将敞开胸怀,谱写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新闻推荐

“文旅融合”成为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的最大看点周末来这儿体验一下“诗和远方”

网红达人来到展区助力推广文旅博览会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首席记者王锋摄济南展区向人们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展示风采强健体魄2020-09-19 06:36
猜你喜欢:
评论:(药香襄盛宴 聚智向未来 写在第四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日照召开之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