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管玉杰 通讯员 王晓洁 杨京华)5月14日晚,莒县龙山镇纪委书记郑培斗的办公室里,来了三位特殊的客人———该镇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当天,郑培斗以案为例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
“咱们给单连本算一笔经济账:按现在一年10万元左右的收入,十年就是一百万元,二十年就是两百万元……现在为了十几万元锒铛入狱,导致几百万元的合法收入没有了,还失去了自由,你们说这笔账划算吗?”郑培斗向三位校长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郑培斗口中所说的单连本是该县某乡镇中心小学原校长,因在学校工程承包和食堂外包等事项上存在受贿问题,被县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后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判处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莒县纪委监委印发了单连本案例剖析通报,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引以为戒、深入对照检查。学生返校在即,龙山镇纪委抓住这一时机,以案说法,为辖区内的三位校长上了一堂廉政教育课。
“太不划算了,真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镇中心小学校长刘立贵由衷感叹。“以前在教体局开会时我俩还一起讨论过怎样抓好小学教育管理,没想到,曾经的同事如今成了阶下囚。”
“既然都知道不划算,为什么单连本还会去冒这么大风险贪便宜,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郑培斗抛出第二个问题。
“我觉得是出于侥幸心理。应该还是内心的贪欲在作怪,被欲望蒙蔽了初心。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到位也是一个原因。”三位校长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
“那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郑书记接着抛出第三个问题。
“必须严格遵纪守法,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得提高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从根本上守好道德和纪法防线。必须要加强监督,既要健全内部监督,找出廉政风险点重点防范,又要强化外部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窗外微风习习,花香阵阵,屋内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为加强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莒县纪委监委在全县各级各部门推行“精准式、差异化”廉政谈心、谈话,通过印发案例通报、排查廉政风险点、观看警示教育片等举措,敦促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切实解决廉政教育“雨过地皮湿”问题,让纪律和规矩意识真正入脑入心。自2019年以来,莒县共开展此类“精准式、差异化”廉政谈心、谈话活动40余次,约谈党员干部、公职人员180余人次。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王景全潘兆山人口多、底子薄、产业单一,外出打工人员少、村民居家就业难,过去的南关一街曾是“老大难”村。...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