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日照 今日五莲 今日莒县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今日莒县 > 正文

怎样让孩子爱看书、写好字?教育专家 书籍不是“药”,写好字最好找“指导”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20-03-09 16:11   https://www.yybnet.net/

张彦刚多年担任莒县一所基层小学校长,系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工作者、日照市家教协会成员、ACI国际心理咨询师,他创办的“蒲公英读书俱乐部”“蒲公英家庭教育俱乐部”,深受全国各地家长和老师好评。2月10日至今,大多数孩子已在家网上学习20多天,家长们的心态,大多也由起初的焦虑、担心变为“坦然接受”、“静待开学”。利用这段时间,家长们也在积极着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同时想办法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3月1日,“停课不停学”第三场线上集中交流,农村大众报请来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张彦刚,针对家长的共性问题和个性提问给出了解答。

家长的心态已经变了

通过问卷调查及交流,记者发现:对孩子网上学习感到焦虑、担心的家长,由第一周(2月14日)调查时的85%下降到上周的35%左右。对网上学习,大多数家长或表示“坦然接受”,或表示“静静期待”。

在生活安排方面,90%以上家长能每天领孩子按时作息、能每天(如果在家不上班的话)按时给孩子做饭,保证其不耽误上课。但只有60%左右的家长能每天带领孩子锻炼身体半小时以上。

在“陪伴孩子聊天+游戏+亲子共读是否能达到1小时”这一问题上,73%的家长能做到陪伴孩子一小时,做不到的原因主要有:上初中的孩子做完作业时间太晚、家长上班、亲子沟通不畅等。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家长心态平和后,在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逐渐发现了孩子的进步。95%以上的家长发现了孩子的进步,并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赞美。

用积极心态进行陪伴

针对家长交流中表现出的共性问题,张彦刚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保持积极正向的心态。无论针对当下的疫情,还是面向孩子的长期成长,家长都要用一种正面、积极、健康、自信、充满阳光的心态来面对,而不要用负面消极情绪影响孩子。为此,他与家长们分享了《正面管教》一书中的做法:当有情绪时,先从现场抽离,自己到厨房、院子或者其他单独的空间冷静10分钟,等情绪平和了,再和孩子讨论、解决问题。

二是努力提高沟通能力。“交流中,我发现有一些家长对亲子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张彦刚说,所有家长都要尊重孩子、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这样才能蹲下身子来和孩子平视进行交流,也才能放下对孩子的各种评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与家长的交流必然会越来越少,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家长要接受这个现实,并且积极提高沟通质量。

三是不同的阶段,应该给予不同的陪伴。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要全身心地陪伴。当孩子学习时,父母要多陪伴在孩子身边,注意他的坐姿、执笔姿势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三四年级以后,要逐渐往心灵陪伴方向转变。到五六年级,孩子学习习惯形成,孩子学习时父母就不用再陪在身边了。“如果这时候父母还陪在旁边,孩子会烦你烦得够够的。”张彦刚说。

阅读从兴趣开始

同时,作为阅读推广人,张彦刚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的各种问题能够通过阅读、通过自己的顿悟而自醒。

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张彦刚说,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绘本(图画书),一种是文字书。六岁半的孩子,一般还处于阅读绘本的时期。如果让他阅读大量文字的话,很明显是强人所难。家长规定每天花一个小时来看书,也不大符合身心发展规律。

一般来说,幼儿园孩子注意力基本能维持15分钟左右,到上小学一二年级,也就是20分钟左右。所以,小学一二年级的老师,在上课时把40分钟都分成两段,前一段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来进行学习,中间要搞一个小游戏、小活动,让孩子们转换注意力,然后再进行下边的学习。所以说,家长规定“每天一个小时”,这个时间有些长,最好改一改。

想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对读书感兴趣。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要通过有声阅读、绘本去吸引孩子,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甚至是刚刚会爬的时候,就给他买书——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这样的立体、带着声音、带着香味儿的书,很多孩子就很喜欢。

第二,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读。我们家长一定要参与,开始大人读孩子听;接下来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你读一段,我读一段;发展到最后,就是在同一个房间里各读各的书。

第三,和孩子读书时,要读他喜欢的书,最好不要读“家长认为应该读的书”。总之,孩子从读书中感受到乐趣了,觉得自己有收获、有成就感、荣耀感了,他才会形成稳定的读书习惯。

张彦刚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一是家里到处都摆满书,给孩子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二是坚持亲子共读。“我的孩子上六年级了,我还和孩子坚持亲子共读。”张彦刚说,“从2月10日至今,我和儿子每天固定在11点一起读书半小时,已经在App上录制了两本书。”这样的亲子共读和留痕,让孩子很有成就感、收获感、满足感、荣耀感。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孩子情绪不好想放弃的时候,张彦刚提醒:只要是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一定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做好了,我们在家庭教育当中就会游刃有余了”。

要把读书当成“吃饭”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有阅读的习惯。

张彦刚说:“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确实很多,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一本针对如何解决孩子的具体问题,一本是讲在家庭中如何通过阅读让孩子成长。”

第一本是蓝玫写的《家校之间有个娃》。这套书有两本,一本针对小学低年级,一本针对小学中年级。这本书的体例,是先讲一个案例;接着是作者对话老师,告诉老师解决的方式和方法;最后是对话家长,告诉家长应该怎么去做。

第二本是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写的《喜阅读出好孩子》。书中认为,孩子的阅读问题,实质上是家庭教育问题。这本书总的观点是,“书籍是粮食,不是药”。对此,张彦刚非常欣赏。

现在很多人看书是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即哪个方面出问题了,然后去读哪个方面的书来弥补自己。这样,书籍就成为“药”了。虽然对症,但解决不了系统的问题。如果我们把书当成粮食的话,那它就像我们呼吸、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了。当形成阅读的习惯,你就会把书和自己个人的经历、涵养、知识结合到一起,每天都会创造出新生活。

写一手好字需要专业指导

在咨询中,有家长问:如何才能让孩子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对此,张彦刚回答:对孩子写字的要求,也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

首先,对一二年级的孩子,不要要求孩子写得横平竖直——因为孩子的小手还没有发展到驾驭细微动作的程度,只要认真规范就行了。大多数老师的要求,就是第一能写准确,第二知道基本的笔画笔顺,这样就可以了。

其次,一定不要催孩子“作业抓紧写抓紧写”,因为任何一个字的书写都需要耐心,从结构、布局、运笔、收笔等等,都需要去认真思考。

第三,如果想让孩子写一手好字,家长一要注意孩子拿笔的姿势、坐姿、腿的摆放等,二要给孩子专业的指导。如果家长没这方面的知识,那么就要找专业的老师。一般情况下,跟着学校的老师来写,不付出特别的努力,不可能把字写到“书法”的程度。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态度问题。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我写出这个好字来,不是为了家长,不是为了老师,而是让我自己有成就感。当孩子真想写好了,他就能写好;他不想写好,那么就写不好。所以,我们要对孩子进行鼓励。

坚决反对幼儿园教写字

张彦刚说:“我发现,很多农村孩子书写不好,或者说没有形成好的书写习惯,和幼儿园提前教孩子写字有很大关系。因为很多幼儿园老师在教写字的时候,根本不规范。一二年级的孩子写字写不好,都是情有可原的,何况是幼儿园的孩子呢?”

“让幼儿园的孩子写字,我认为就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这么小的孩子,老师让他把字写好,这样真的会让孩子很受伤,最后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反感写字,甚至恐惧老师。”张彦刚表示,上幼儿园的孩子,以读为主,能读、能认就很好了,多排排积木、拼图等,对孩子更好。

新闻推荐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本报记者?厉倩通讯员卢世坤田文秋“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力争实现复工复产的首季开门红。”近日,走进...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走访困难家庭2020-03-06 06:06
评论:(怎样让孩子爱看书、写好字?教育专家 书籍不是“药”,写好字最好找“指导”)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