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
□本报记者吴宝书栗晟皓
在莒县有这样一家企业,加紧复工只为给抗疫一线无偿捐赠稀缺的防护服。
2月13日,记者来到莒县山东绮丽·创谷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山东凯文国际时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放眼望去一片雪白,全自动缝纫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从剪裁、扦边、缝纫到质检、装箱,120余名工人忙得不可开交,一卷卷洁白的无纺布在她们手中变成了一套套雪白的防护服。
在车间一侧会议室里的白板上,生产计划列得满满当当。公司总经理阮春晓正在与厂家联系采购原材料。“我们正在赶制1000套防护服,明天就送往县人民医院。”阮春晓告诉记者,公司自2月8日申请复工以来,第一批工人已经返回工作岗位,全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天产量在1000多套,随着第二批工人的陆续返岗,产量还将继续增加。
“月底前,我们计划生产3万套,全部捐赠到抗疫一线。”阮春晓说。一天前,该公司生产的价值32万元的2000套防护服已经捐赠给莒县政府用于疫情防控。
虽然有丰富的高档服装加工经验,但是对于防护服的生产并未涉足。正月初四,阮春晓接到集团要求生产医疗防护装备的任务后,立即组织公司骨干人员成立了研发团队,先后到济南、青岛等地的防护服生产企业考察学习并联系购买原材料。同时,向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交了一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接到申请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原本需要2-3天的审批在一天之内完成,并在第一时间把生产许可证交到了阮春晓手中。紧接着,第一批原材料也到货了。
2月8日,凯文国际时装有限公司正式复工,第一批工人回到工作岗位。家住莒县夏庄镇薛家石岭村的谢圣梅原本打算去村内疫情防控点执勤,得知企业开工的消息后立刻改了主意。她说:“在村内执勤,换了别人也一样可以完成。我是熟练工,能帮着多生产一件算一件。”
为了确保防护服的生产进度,阮春晓还调整了年前制定的生产计划,果断延后大批高档女装生产订单,公司员工全部参与到防护服生产中。两天后,他们还将向日照市政府捐赠5000套防护服。后续生产的2.2万余套防护服将捐往武汉、北京、内蒙古、吉林等地。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刘京梅近日,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家庭代表、莒县福利服装厂厂长辛兴芬向莒县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