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于雪
一座城市的成长,必然伴之以文化的繁荣;
一座城市的发展,必然伴之以旅游的兴盛。
日照市成立以来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30年,正是全市文化和旅游蒸蒸日上、繁荣兴盛的30年,正是诗与远方和合与共、交融互生的30年。
三十年栉风沐雨
造就处处彰显日照文化特色的旅游之城
特色鲜明的临港涉海优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便捷通畅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日益突出的后发优势,使得日照具有格外的旅游发展天赋。
然而早在1994年,全市接待游客仅有216.98万人次;到2003年,也不足400万人次。
为此,2004年、2010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入“十三五”,又在全省率先实施“旅游富市”战略,并将其作为“双轮驱动”的重要一极。
2016年,日照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7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2018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迎高铁时代加快实施‘旅游富市’战略”的重大决定;今年,又作出开展“五城同创”、打造“旅游之城”的战略部署。
蓝图绘就,遍地开花。
一批高品质的旅游项目纷纷涌现,一批高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接连建成,一批高效率的旅游交通设施陆续启用,一系列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举措全方位推进,海洋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婚恋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六大新业态为全市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统计,仅2016至2018年,新开工项目就达137个,完成投资389亿元,是“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计划投资总额的近两倍。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A级以上景区64家,省级以上休闲渔业示范园16个、海洋牧场11处,省级休闲垂钓示范基地4个、精品露营地1处、滑雪场地3处、婚庆旅游基地4处;有旅行社150家,星级酒店23家,各类住宿设施9500余家、床位16.9万张。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4934.29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406.66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23倍、105倍。
三十年持续发力打造“有一种生活叫日照”的特色名片
作为黄海之滨的一颗明珠,总面积仅为5359平方公里的日照,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或许并不太引人注目。然而,那张“有一种生活叫日照”的特色名片,却已经红遍了五湖四海,吸引着八方来客。
这张名片,彰显着日照日益广泛的对外文化交流成果。以日照农民画为代表的特色文化,频频走出国门,赴美国、墨西哥、马来西亚、韩国、土耳其、法国、德国、丹麦、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展出;俄罗斯、加拿大、韩国、朝鲜、印度、马来西亚、奥地利、捷克、斯洛文尼亚等国家,也纷纷到日照进行演出或展览。
这张名片,见证着日照日益成熟的旅游形象成长历程。连续多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投放日照城市旅游形象宣传广告,《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和《齐鲁晚报》等各级各类媒体,以及大众网、齐鲁网、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都与日照旅游保持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遍布14个省市、27个重点客源城市的27家旅游营销中心,实现了日照旅游的精准营销。全方位、高密度、立体式的旅游宣传营销模式,不断提升日照旅游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这张名片,演绎着日照日益丰富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元旦迎日祈福大典、二月二舞龙大会、非遗博览会、文化惠民消费季和日照文化旅游生活节等,让市民生活多彩多姿;第十届中国电影金凤凰奖颁奖活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有关比赛展演活动、第八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中国(日照)精品民宿发展研讨会暨民宿项目投资洽谈会和第七届“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中小学生管乐独奏展演等,展示了日照承办全国性大型活动的实力。
这张名片,展示着日照日益扩大的旅游业界朋友圈。魏小安、洪清华、张晓军、孙小荣等业界大咖,纷纷为日照旅游“把脉开方”。日照抖音挑战赛,让知名网红为日照旅游锦上添花。建成运营“一机游日照”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携手驴妈妈集团成立了全省首家“先游后付”旅游诚信联盟,携程集团旅行网LOGO标识海豚“游游”落户日照海洋公园,让“有一种生活叫日照”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日照重点客源市场由省内及省外周边城市扩展到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并不断向内陆省份延伸。
三十年执着追梦
推出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文艺精品
日照30年的发展,气势磅礴,可歌可泣。全市文艺工作者牢记使命,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生花之笔艺术地反映时代、反映生活。
大型现代吕剧《石龙湾》1993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吕剧《九道湾》《状元师傅》分获1999年、2001年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秧歌》2008年获第十四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文华音乐作品创作优秀奖。新编历史吕剧《毋忘在莒》2009年12月应邀晋京参加中国戏剧文学奖全国优秀剧目调演,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两场,实现日照市戏剧首次晋京演出,并于2009年、2012年两次赴省演出,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奖全国优秀剧目调演新剧目演出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和“泰山文艺奖”。大型歌舞表演《日出先照》填补了日照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无大型旅游演出的空白,自2010年起连续演出4年,荣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舞蹈《涟涟有鱼》《一个母亲最后的微笑》2013年在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中分获表演三等奖、优秀表演奖。
在美术方面,举办了“画说日照”城市美术写生创作展、“宜居家园”日照人文与自然景观暨非遗名录美术作品创作展、“前进的历程”日照重大事件百米组画展等主题展览,国画《山东解放区大生产运动》入选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三十年不忘初心
构建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始终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顺应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硬”。
目前,全市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3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个。
2009年、2010年、2014年,市委、市政府先后把“市图书馆建设”“文化惠民项目进镇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提升”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15年,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启用,不到4年时间已接待读者1300万余人次,日均接待1万余人次,借阅图书490万余册次,读者接待量和图书借阅量在全省公共图书馆遥遥领先。完成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日照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千百重点文化工程’模式创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制度和模式的创新实践”分获首届、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打造了春节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港城之夏”广场文艺展演、日照戏剧周、文化大集等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品牌。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16个,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有综合文化站,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46个、达标率100%,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
三十年砥砺前行
推动日照历史文化传承创新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日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文支撑。
30年来,日照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从无到有,保护工作从弱到强。成立了市文物保护中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出台了《日照市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着力推进文物保护立法,推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市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236处,可移动文物19639件(套)。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
其中,日照海曲汉墓入选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两城镇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并经省政府公布,两城镇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攀古小庐收藏镜铭》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珍贵古籍名录和山东省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并于2009年晋京参加了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5项、省级18项、市级12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9人、市级80人,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
2007年,岚山渔民号子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渔歌邀请赛,荣获“最佳号子王”第一名。2009年,莒县过门笺作为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日照农民画作为山东民间艺术唯一代表,进入世博园中国馆展览。2018年,日照农民画《龙舟图》亮相青岛上合峰会。2019年,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江红》代表山东参加中国原生民歌节。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而立之年的日照,正以勃勃生机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日照文化和旅游事业也正以无限的激情,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追逐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李子成以2小时18分08秒夺得男子全程冠军。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永斌刘涛“奔跑阳光海岸·...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