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庆萍 通讯员 马德军
创新实施扶贫低保“两线合一”,全面实施民生综合保险,稳步推进乡镇敬老院“公办民营”改革,加快推进殡葬领域改革……
2018年,全市民政系统践行“为民”初心,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工作宗旨,把民生的难点、痛点作为改革的着力点,以砥砺奋进、破旧立新的创新精神,努力实现常规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有突破,开创了全市民政工作新局面。
保民生精准施策 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
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这正是日照民政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编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小康路上,贫困是绕不开的“拦路虎”。针对穷尽一切扶贫方式,仍不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低保特困人员,该如何精准施策,帮助他们越过贫困线?
“兜底!”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录联要言不烦,必须通过低保扶贫“兜底”,“兜”住贫困群众的民生底线。
于是,市民政局主动谋划,靶向施策,从制度建设到操作层面,创新实施扶贫低保“两线合一”。
先后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制度融合工作的通知》,以“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为目标,以政策融合、对象融合、标准融合为核心,以低保、医疗、教育、住房、福利、临时保障为重点,让贫困户享受低保政策,让低保户享受扶贫政策。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发全市贫困人口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系统,减轻贫困人员就医负担。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民政救助资金2074.21万元,救助扶贫对象30544人次。
不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低保特困人员。面对困难群体多、情况复杂的实际,市民政局创新政策、优化机制、投入资金,千方百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一串串真实有力的数字令人激奋:
提高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调整为每人每月550元、395元;自2018年7月1日起,特困人员城乡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调整为770元、553元,失能、半失能、自理三类特困人员护理标准分别调整为每人每月870元、435元、290元;
开展市直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对102户市直救助申请家庭进行经济状况核对,对72户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进行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全额资助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临时救助“救急难”机制。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195.19万元,对12604人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实施了医疗救助;投入资金206.81万元,对2245人次实施临时救助;
抓好福利制度规范落实———与财政、残联等部门联合建立残疾人补贴、高龄津贴发放“六项制度”,对申请办理、审核审批等各环节进行规范;落实困难家庭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高龄津贴制度,发放各类补贴3527万元;
推进社会福利和养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运行模式等提出规范性要求;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市正在运行的60家养老院对照115项标准,进行不间断的检查,集中整治率与合格率分别达到100%,是全省第二个实现“双百”的市。
保民生最重要的是保基本。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套餐”,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一张覆盖城乡、托底保障的“安全网”正密密地编织着,让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触摸到了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
暖民心关爱特殊人群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天之大道。
2018年,日照民政系统倾心在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弱有所扶、灾有所救上寻求突破,用实际行动诠释“民政爱民”的大道情怀。
“饭菜是热的,床是干净的,这里还有看电视、洗澡、锻炼身体的地方,住起来比家里还舒坦。”说起南湖镇敬老院的生活,殷玉礼老人连连竖起大拇指。
南湖镇敬老院的变化源于日照民政开展的乡镇敬老院公办民营改革。面对当前部分敬老院缺乏专业管理,现有运营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特困人员供养需求等现实情况,日照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探索富有日照特色的养老模式。
让老有所养不再是空话。通过改革,全市51处乡镇敬老院全部实现了社会化改革。各区县根据实际对部分供养人数较少的敬老院进行了合并,目前在运营敬老院有43处。此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均已确定一家集中供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场所,岚山区和莒县场所已开始接收老人,东港区和五莲县正在建设中,确保失能、半失能老人集中供养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面对近年来城市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受灾群众大多单纯依靠政府救助,政府灾后救助压力较大的现实,日照探索建立了以区县为主体,市财政补助,乡镇及基层部门共同参与的民生综合保险运作机制。
灾害无情,贴心民政让受灾群众生活有保障。自2018年5月12日民生综合保险实施以来,市民生综合保险调处中心共接到有效报案1262起,已决案件9221件,理赔总金额1020.93万元。
为全面提升儿童福利工作水平,日照市全面加强基层儿童福利工作队伍建设,在乡镇(街道)设立儿童保护专干,在村居(社区)设立儿童关爱联络员,明确工作职责,并进行实名制管理。积极开展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明天计划”等工作,扎实做好关爱保护工作。
针对生活无着人员,日照市积极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一方面,规范站外托养工作,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站外托养机构摸底排查,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方案。一方面,督促指导救助管理机构将全部滞留人员信息录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并推送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同时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血样,实现两个“全覆盖”。
让老人拥有幸福晚年,让留守儿童拥有快乐童年,让受灾害影响的群众生产生活尽快恢复……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让困难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解民需规范专项事务管理 助力构建和谐社会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
2018年,日照民政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步履铿锵。
新形势下,以管为主的传统社区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合作治理、强化服务功能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这也是日照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不断深化改革的方向。
围绕社区规划、社区队伍建设、社区服务体制机制等工作,日照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市6个区县12个乡镇街道的20个社区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新建17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目前全市规划的39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建成。
加快推进殡葬领域改革,让生态文明殡葬蔚然成风。市民政局先后奔赴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和青岛市考察学习节地生态安葬建设经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加强节地生态绿色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清明节前夕,会同市文明办向社会发出“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倡议书,积极倡导市民采取绿色祭奠方式,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组织开展日照市首届骨灰撒海活动,开展全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不仅如此,全市民政系统还全面做好双拥优抚工作,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权益保障工作,不断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稳步推进区划地名工作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调研等工作。
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一年来,日照民政系统通过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认真细化改革措施,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传递到日照的每个角落,也让民政工作成为日照大地上涌动真情的一条生命线和保障线。
新闻推荐
“庖丁”出国解牛,薪水也很牛 一周超过5000元,岛城中高端外派劳务越来越吃香
想出国门工作要先通过考试。铝合金工”在澳大利亚也很吃香。文/半岛记者韩小伟图/受访者提供周薪5000多元人民币!出生...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