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济南)
编 者 按
1968年开始,大批知识青年响应号召,离开城市,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日照农村也接受了大批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半个世纪过去,当年意气风发的青葱少年,如今已是两鬓斑驳,渐近古稀。TA们将那段峥嵘岁月,付诸文字,放之于博客,寻访青春的脚印。
田文阁先生历时多年,搜集、整理在日照生活过的知青的回忆文章,共200余万字,并做出百余万字的注释。值知青下乡50周年之际,《黄海晨刊》开栏刊发这些回忆文章,与您一起了解那些尘封的知青往事!
(一)
今年9月22日,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济南)知青文化节,勾起了对往事的许多回忆。国庆期间又找到机会回了一趟当年插队当知青的村庄——— 山东省莒县刘官庄乡黄家宅村。
我于1968年4月来到这里,1973年8月离开。在这个村里生活了5年,当了5年村民。在村委会办公室见到现在村里的领导时,我张嘴就是咱们村如何,一切还都是那么自然。
虽然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让我完全认不出来了,但在那一时刻,我感到自己好像还是黄家宅的“社员”。当然,现在应该称为“村民”了。
1968年4月底,我们9名知青来到这里,分别是熊家源、李鸿、杜建群、曲秀琴(以上来自济南第十六中学)、王积民、渠玉珠(以上来自济南第三十一中学)、程桂芝(济南铁路局第二中学)、叶建行(济南第六中学)、谢爱东(济南第二工读学校)。后来又来了谭新国(济南第十六中学)、沈玉新(济南三十二中)。共11名知青组成了山东省莒县刘官庄公社黄家宅大队知青小组,大家选举熊家源任组长,叶建行任会计。我们就这样开始了知青生涯。
家西大屋 鲁西大牛
黄家宅大队是个大村,当时全大队共分七个小队和一个实验队。
记忆中,全村好像是有1500多人,大队党支部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于志选,是一个先进单位,农村的各项工作在全乡镇都名列前茅,在全县有一定影响。一个工值5角多钱,这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富裕的村庄了。
我们知青的户口分别编入七个小队,但在开始时全部安排到实验队参加生产劳动。到了实验队后,逐渐了解到,实验队的主要任务是培育良种,不仅满足本村的需要,还为县农科所承担了一些科研任务。
实验队的队长李加祥曾多次随县农科所的科研人员去海南进行良种的繁育,是个见过外面世界的年轻人。
另外,实验队还养着一头鲁西大种牛和七八头约克夏种猪。
实验队的仓库是全村唯一的一所砖瓦到顶的大房子,在村庄西头。而那头鲁西大种牛也是周围十里八乡唯一的。所以,我们黄家宅的社员把他们并称“家西大屋、鲁西大牛”,是我们黄家宅的骄傲。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莒县经济开发区打造“全员想招商、人人会招商”的工作局面 招商日记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栗晟皓本报通讯员张建锋王哲刘跃达“店小二”式服务助企快成长“2017年11月10日,因...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