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无论在外发展如何,我们都有一颗同样的游子心。”这是绮丽创谷服装产业园项目负责人王涛的心声。作为一名莒县籍在外企业家,他在2017年便携带自己12.3亿元的服装投资项目落户莒县沭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莒县每年GDP以30%的增速发展,城镇化率以每年3%的增速发展,这让我的家乡变成了一块值得期待的投资沃土,面对老家,不仅是一份乡情,更有一份信心与光荣。”
2017年,莒县振兴工业大会的召开,为莒商回归增添了“加速器”:《莒县招商引资项目扶持政策》和《莒县振兴工业扶持办法(试行)》“双十条”出台,修订出台莒商回归创业扶持办法,招引来永利新能源车业等一批优质项目,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舞台“引凤还巢”。
着眼于打造“经济强县”,莒县把振兴工业作为头号战略,突出抓好“突破园区、聚力招引”,积极推动“莒商回归”,自去年以来,新招引过亿元项目66个、过10亿元项目15个。这其中,海汇新能源汽车、国峤汽车零部件、永利新能源电动车、山东锘博特智能科技商用机器人、增材制造及无人机科技产业园、新祯电子、国富包装、方新食品等项目都是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的成功范例。
正是莒商回归的助力,莒县的经济发展才在快车道上疾驰起来:“十大企业集团”转型升级,“四大园区”齐头并进,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汽车及零配件制造、精细化工两大产业加快冲刺“千亿级”。去年财政收入18.1亿元,两三年内有望超过30亿,达到中等强县的水平。
这期间,“以情招商”“以诚招商”贯穿了莒商回归招商工作的始终。莒县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宣传画册等方式,大力开展亲情招商、资本招商,通过深入排摸本地企业发展需求、上下游客户和企业家朋友圈的信息资源。
截至目前,该县共记录莒县籍在外人员2400余人,并从中梳理了高层次创业人才和优秀企业家700余人,为莒县的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后劲潜力。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矫红娟潘静)日前,莒县文心高中举办了“规范英文书写展我别样风采”英文书法大赛。赛程中,学生们以极大的热...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