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于田乐
今年已经是商祥春在城阳打拼、生活的第二十四个年头了。和那个时候许多外来务工者一样,19岁那年,商祥春怀着对“家乡外世界”的期待从老家日照莒县来到了青岛城阳。二十多年来,她在这里打工、学习、开店,在这里恋爱、成家、生子。她忙于事业,但也从未落下对家人的照顾与陪伴,她是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妈妈、好邻居……现如今,商祥春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城阳方言,“现在我妈妈也搬来洼里住了,她年纪也不小了,离得近我照看她也方便。”商祥春说道。
“命运的安排”
“自13岁开始学习裁缝到如今,自己做服装加工这行有30年了。”商祥春说道,“刚来城阳的时候,我在红埠的一家皮革厂打工,在这期间空闲休息的时候我就在一个服装店帮着做做衣服,这家店的店主就是之后亲自去我莒县老家,把我重新叫回城阳打工的牛志玉夫妇。”
“当时在牛大哥店里干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店里要改做皮衣,我不太擅长,他们介绍我去了他们朋友在原四方区的一家服装店工作,在那里学习了三年之后,我觉得各方面也挺成熟的了,还是自己干好,于是我又回到红埠,开起了自己第一家服装加工店。”商祥春说道。27岁时,商祥春经邻居朋友的介绍嫁到了流亭街道兰家庄社区。如今,商祥春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提起两个女儿,她总是一脸的幸福与自豪。
“少干一点儿都不行”
“记得那时候大女儿刚断奶,我花了几千块钱、用了半年时间去专门学习服装打板,之后就去了家附近的一家服装厂工作,一开始在车间做管理岗位。一段时间后又去了技术部门做打板。三年后服装厂不干了,自己又干起了老本行,在兰家庄开起了服装加工店。”
这些年来,商祥春说她几乎没怎么好好休息过,“总有一种‘少干一点儿都不行\’的感觉。”回忆起曾经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商祥春数次落泪,“记得2009年买下的这二层楼,一楼是店铺,二楼是家人住,连着装修得有个三十万,而当时我手里只有六七万,剩下的钱都是家里人给我拿出来的。从那开始自己真的是‘拼了命地工作\’,不敢有一点儿懈怠,终于在2014年前后,把所有的钱都还清了,自己也能稍微轻松一点儿。可同时自己也累了一身病,肩周炎、之前在服装厂干活时落下的静脉曲张……”
商祥春说自己是个挺“俗”的人。“钱真的太重要了,可能是之前过紧巴日子过得,让自己至今仍有一种焦虑感。自己从小也一直都在过苦日子、穷日子,总想尽可能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让她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想让她们有机会去尝试些书本外的东西。”
做公益,就是“多收两个裤脚”的事
据了解,2016年商祥春和丈夫回老家资助了14个困难家庭,“也都是能做到的,也没啥特别的。现在我经常委托组织给这些困难家庭捐款。我手头其实也不宽裕,每次就十块、二十块钱,尽点儿自己的力就行。平时也告诉自己,只要多收两个裤脚就能把这块儿钱余下来了。记得去年12月份时候组织大家伙儿进行遗体捐赠,我当时很想签署捐赠协议书,但由于我常年都在城阳,工作人员建议我在城阳办理就行。但这些段时间一直忙着,没专门联系过,如果之后有这样机会,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报名。”
女儿也很支持商祥春献爱心、做公益,“前几天她还告诉我,‘妈妈,等我考上大学,能干活了,挣的钱也拿去做公益’——我的言行能给孩子带来些正能量,我也倍感欣慰。”商祥春说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霞通讯员林国强)近日,莒县国土局集中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日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履职...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