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莒县新闻 > 正文

深得民心的时代之举 ——莒国古城顺利奠基之历程综述(上)

来源:日照日报 2017-11-22 08:26   https://www.yybnet.net/

莒县县委宣传部莒国古城专项调研宣传报道组

历史总会记住激动人心、擘画未来的重大时刻,岁月总会催生新时代新坐标上的璀璨华章。

公元2017年11月16日,这个日子必将载入史册,令人铭记,莒国古城顺利开工奠基。市委书记刘星泰,市委副书记、市长齐家滨及莒县县委书记孟青,县委副书记、县长费立志等各方面领导,有关方面人员和社会各界群众,共同见证了莒地发展史上的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莒县很古老,是一个文化根基深厚并枝繁叶茂的古城,这里的先人凭智慧和汗水曾建造了一座设计独特、规模宏达、城池牢靠、炳彪史册的莒国古城。《战国策》记载,“燕将乐毅伐齐,取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不下”,可见其坚固与历史地位。每一位莒县儿女为之自豪和骄傲。今日,重游莒地,随时可聆听大街小巷写满沧桑的莒地故事,而放眼四野,极目远眺,那座梦里萦绕、似曾熟悉的老古城却渐行渐远,经过3000多年的岁月洗礼和战争等多方面原因,大多数古城遗迹和遗址被毁坏或埋在了地下,唯有莒国古城的影子若隐若现。古城在哪里?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一代代莒县人在自豪中多了一个梦,多了一份牵挂———何时能重见古城,重现莒地的辉煌和光彩,让厚重的文化绵延有真正的实体承载,为城市的腾飞搭建新的支撑和实力见证,丰满这个城市的张力磁力魅力实力,让这里的人找回昔日的感觉,增加更多的自豪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昔日的莒国古城择县城最佳位置,随着老古城的消失,这里成了莒城居民的集中居住区,虽地处中心黄金位置,居住环境却令人心忧,小巷交叉狭窄,布局拥挤,地下管廊不备,雨天泥泞,夏季水臭,冬天垃圾飘飞,寒气浓郁;东家院子伸出块,西家墙角出来点,出入不便,车辆进出困难。在城市周边高楼迅速拔地而起的形势下,居住在老古城位置的居民渴望渴盼改善居住环境,实现居楼梦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他们说,再也不能等了,再也不能拖了。

民之所望,政之所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用行动诠释着为民务实的担当与情怀,放大着克难攻坚的魄力与豪迈。“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需要以新的作为给人民谋新的幸福,以新的实践给人民群众更多幸福感、自豪感”。现实和历史一脉相承,政策和民心一拍即合。当国家政策和群众愿望高度吻合时,便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和磅礴的创造力。“历史给我们一个机遇,我们还历史一个惊喜”,去年9月21日,孟青在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千人大会上,郑重向全县人民作出了重建古城的承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福祉人民。一年多来,为了建一个不留遗憾,经得起时间和群众检验的国际一流古城,准备工作扎扎实实,沐风栉雨,通宵达旦,精心运筹,精益求精,期间的汗水和心血付出几多。谱写这篇承载着民意民心民愿的新篇章,充满着艰辛挑战,体现着历练担当,放大着视野视角,印证着付出和汗水,收获着信心和希冀……终于迎来了古城奠基的日子,古城梦圆的绚丽华章正在脚踏实地中铺展开来,给了莒地儿女掷地有声的回答,饱含民生色彩的如椽巨笔正一丝不苟地撰写着城市蝶变的新史诗与新征程———

(一)众志“成城”圆大梦

一座城,一个梦。

那座城,是一个有着厚重的文脉、辉煌的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千年古城。

那个梦,是惠及莒县百万父老乡亲的“民生大梦”,更直接牵动着群众的“住楼梦”“进城梦”和“致富梦”。

老城做文化、新城现代化。作为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这盘“大棋”中的重要一环,古城建设必将成为浓墨重彩的“精彩之笔”。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如椽巨笔拉开了绘就莒城“新颜”的绚丽篇章。

“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机遇,我们就要还历史一个惊喜!”在全县新型城镇化动员大会上,孟青的自信与担当掷地有声,魂牵梦绕。

民心所向点亮“古城梦”

“签完约,就领到了奖励补助金,还给换了新房子。”市民宋宜宏家20多年的老房子在这次古城片区征收范围之内,谈起签约后,将在沭东绿城花园获得一套安置房,他高兴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在平房住了一辈子,到老还能圆上‘住楼梦\’!”

古城项目位于莒县老城区的中心,居民楼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楼板楼,抗震能力差,很大一部分是危房,且基础设施差、棚户区较集中,有的村子污水横流,车辆进出都难。

“这些村居,过去住的地方是皇城,现在住的连有的乡下都不如。”看到在繁华的县城中心,群众居住环境还如此落后,县领导们深感不安。经过几番细致的研究讨论,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决定,老城区改造刻不容缓!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等不得,慢不得!以古城建设为依托,一项改善老城区居住和营商环境的民生工程开始启动,一项为民惠民、利民便民的庞大工程拉开“大幕”。

古城建设,民心所向。在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县城,莒县人普遍有一种古城情结。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建古城;如今,重建“莒国古城”一经提出,就在3000多人的问卷调查和微信调查中拥有高达97.6%的赞成率。

“老莒城,好啊!真想再看一眼这照片变成真事。”原莒城93岁的老人刘为民激动地指着莒城老照片,一遍又一遍地讲述、描绘。莒国古城成为莒县人代代相传难以割舍的文化根脉、精神家园。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莒县充分借力中央棚改政策,开展了这项改善老城区居住和营商环境的民生工程,为莒国古城的打造抢抓了难得的时代机遇,奠定了牢固坚实的支撑,也为长期居住在莒县老城核心区的棚户区群众带来了切身福祉。

众人拾柴燃旺“新动能”

不是简单的一片水、一条街,而是一整座恢弘的古城。这需要的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莒城人的参与和努力,一点一点梳理古城肌理,一步一步恢复古建筑格局,使古城风韵再现。

“规划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地肯定否定再肯定,反复论证、深思熟虑,决不给古城建设留下遗憾。”古城建设指挥部迅速成立,设立征收拆迁、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文化创意、融资五个工作组,分工协作加快推进莒国古城规划建设。

古城片区涉及党政企事业单位38个,个人住宅楼53栋,沿街商业89处,单位公有平房207户,居民2443户,其中列入棚改拆迁的1700多户。

“工作开展这10个月以来,群众都非常支持,有时候,邻里之间就把工作给做通了。”谈到拆迁,莒国古城建设指挥部拆迁组负责人王成刚告诉记者。

规划直接关系古城的特色与成败。为此,莒县“南北求贤”,先后委托北京、上海三家规划单位,反复比较、取长补短,最终确定了理念先进、规划合理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阮仪三团队。

“定位在什么风格呢?水系怎样设计?景点选择哪些?道路怎样铺展……”规划过程中,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

“古城发展是有脉络的,要传承历史文脉,打造一座延续了3000年的古城。”刘星泰为古城规划建设提出明确定位,拨开了困扰大家已久的“云雾”,目标一下变得明朗起来。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后确定以春秋莒国为核心,在古城中展示春秋、汉唐、明清等风格,以传承历史文脉、体现莒国古城的特色。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古城招商公告一经公布,就吸引了580余家商家争相报名,目前,审核筛选出具备入驻条件的商户129家。同时,中建一局、三局、八局、中核集团等30多家大型央企、国企纷纷抛来“橄榄枝”,表达投资意向,目前已与9家企业达成合作共识。下步,古城建设还将通过PPP、棚改、基金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

莒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保护文化遗产与商业旅游开发并重,集中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莒国古城”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之城、商业之城、旅游之城、活力之城”。

今年6月,“莒县古城”建设正式获批成为省级“新动能”项目。

古城必将成为一把撬动跨界融合、调整产业结构的“金钥匙”,在扩大就业再就业、拓展文化产业链条、吸引人气、实现财政增长等方面,发挥着强劲的带动作用。

当前,莒县正值打造“一强三名”、冲刺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的关键时期,通过古城建设,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蓝图绘就只待“采富矿”

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车轮在古城徜徉……

“使公毋忘出奔在於莒也。”酒宴上,鲍叔牙奉杯而进。齐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於不殆矣!”

在这段君臣对话中,思绪缥缈,仿佛看到了莒王宫中,公子小白避难时的场景,提醒着世世代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刘勰纪念馆中,一位文学巨匠笔耕不辍,历时五年成书《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这是古城规划数易其稿,于9月份论证的第十四稿中,描绘的绚丽场景。在规划过程中,明确了古城的根本定位是借力棚户区改造“政策快车”,聚力建设民生工程。古城既是城建项目,又是商业项目,还是文化项目、旅游项目,将努力打造成鲁东南区域文化旅游中心。

届时,莒县人民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可以尽情畅游其中,在古城中学习历史、感受文化,在商业街上品味美食、享受服务,一览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风采和魅力。

“我们依托陵阳河遗址酿酒发源地,致力打造国内一流酒文化展馆,让游客在现场品鉴、休闲体验中了解产品,体验文化。”计划在古城商业街建设莒酒文化展馆的山东浮来春酿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玉杰告诉记者。

“特别希望古城早点建起来,不出城就有好吃好玩的地方了!”市民贾凯萌说。

在加快实现群众“进城梦”路上,莒县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商业,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让群众能买得起房子,加大对农民进城的扶持力度。在加快实现群众“致富梦”路上,莒县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莒国古城、生态新城、特色小镇,在直接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老城的沿街房、门面房,恢复古城后,建成特色商业街、步行街、景点,经营环境更好,人流量更多,赚钱的机会也更多。”莒县古城建设指挥部融资组工作人员说。

建设古城,将让更多群众从泥瓦房搬到新楼房,从乡村进到城市,让更多商户在古城的旺铺中集聚人气,分一杯“古城羹”。古城,将助力群众实现更美好的梦想、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更为实现“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目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时不我待,砥砺担当!数代人所期盼的“古莒大梦”正以它的为民、为史、为发展的深刻含义,在新时期中熠熠闪光。

(二)海量资金“涌”古城

初秋的早晨,水光潋滟的护城河沐浴在柔和的阳光里。市民周京涛漫步在老城曲折的街巷中,昔日他曾居住过的地方如今正等待着一场新生……

站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施工现场,思绪穿越时光隧道:气势宏伟的莒王宫、鳞次栉比的古商铺、肃穆华美的城阳王府……传统文化触目可及,古韵古风扑面而来,商贾迤逦、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在脑海中浮现。

棚改政策与民生梦的“碰撞”

老周的憧憬道出了广大市民的心声。

“有这么好的资源,古城建好后,来旅游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咱们百姓也跟着沾沾光,做点小买卖,发个‘旅游财\’。”

“虽然居住的地方是县城中心区,但一年四季都怕下雨,夏天蹚水回家蹚怕了,冬天积水上冻摔怕了。什么时候能住上楼啊!”

民生呼唤改善,莒城渴望涅槃。

去年9月21日,全县新型城镇化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了“老城做文化、新城现代化”的“冲锋号”。

中央棚改政策,给古城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建设古城被提上日程。这既是改善老城区居住和营商环境的民生工程,更是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生动实践。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古城片区征收工作的重头是房屋的合理补偿和安置,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从1月份开始,对片区内的住宅楼房、沿街商业用房、办公用房所涉及的户数、用途、业主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排、分析和汇总,预先掌握了拆迁工作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调研,参照同等区域房地产售卖价格,让利于民,准确定位房屋价格的补偿标准。

坚持群众利益至上,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结合入户调查,对片区内的2000余户进行了走访,先后召开了16次讨论会议,对《征收安置补偿方案》修改完善,并多次邀请群众代表、律师、县法院、县检察院等部门参与方案讨论制定,对实施进行监督。

“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卡到底。”拆迁组工作人员王成刚说。征收过程中,以方案中的具体政策为标准,群众自由选择评估机构,安排专人对政策逐户讲解,做到人人知晓、户户皆知,并对补偿金额、面积等内容在显要位置张贴公示,接受群众的比较、监督、评判。

“心里跟明镜似的。”老周说,他选的安置房分配在绿城·沭东花园,签完约的那天,他拿着沭东花园的规划图看了又看,“站在楼上一眼就能看见沭河,真气派!”

好故事引来投资“大腕”

“古城梦”“民生梦”正以古城为载体涅槃重生。

从规划入手,深入挖掘“毋忘在莒”等历史故事,打造古城墙、护城河、古作坊、古街区等亮点、经典,将莒文化精髓与古城建设充分融合。让“活”起来的文化带动商业“火”起来,群众富起来。

600多公里外的首都北京,华灯初上,夜色阑珊。

听到山东莒县建设古城的消息时,中建三局一公司投资建设公司市场投资部副经理吕军伟兴奋地从椅子上“蹦”起来。

当天晚上,即召开通气会讨论这条消息,大家对古城项目产生极大的兴趣。把手头工作交接完后,吕军伟带着助理赶赴莒县,就古城项目进行洽谈。

听报告、看现场、问情况、查资料,吕军伟在莒县的这十多天里一刻也没闲着。

“项目推进效率如此之快,群众拥护率如此之高,让我们‘叹服\’,在莒县的满满收获,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我们做项目的标准是你的故事必须好。文化是旅游的根与魂。莒县是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莒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积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看好这个项目。”吕军伟表示。

像吕军伟所在的中建三局一样,还有中建一局、中铁十八局等70多家国字号、中字号大型企业集团对古城项目表示出极大兴趣。

“古城建设融资保障问题群众最关心,我们对这项工作下手早、行动快,通过积极争取,将古城片区拆迁列入棚改政策性融资。前期拆迁补偿资金已经全部兑付到位。”融资组负责人张庆伟告诉记者。

“采用PPP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政府财政负担,同时拉入社会资本也可以提高资本运作效率。”

通过逐步筛选符合边界条件的企业进行市场测试和实施方案反馈,已与其中9家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积极推进古城建设PPP项目入财政部项目库手续,下一步古城建设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该项目的社会资本方。

老瓶如何装“新酒”

“资金的前期募集只是个开始,而解决后期资金回笼的最有效也最快速的办法便是古城商用。”古城建设指挥部招商组负责人赵西全说,“古城建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旅游‘火\’起来,群众得实惠。”

古城建设融入文化产业业态,实现业态的融合发展,真正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造福全县百姓。

古城招募公告中的“业态定制”让人耳目一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能够充分体现莒地饮食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

根据特色餐饮为主、精品主题客栈为辅、文化景点和休闲购物为补充的业态布局思路,制定出台了古城业态准入目录清单、有关招商政策,发布招募公告,面向全国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同时把招商与规划有机结合,力求达到“业态定制”的效果。光明的前景、先进的理念,吸引了580多家商户报名。

浮来青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宝春看到公告后,第一时间就来到古城建设指挥部报了名。“古城的建设,将极大提升莒县的营商环境。”

一直关注古城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立果也很快报了名,“作为锔瓷传承人,我报了一间200平方米的商铺,用于工艺展览与展示,将这门古老的手艺发扬光大。”

特色餐饮、精品客栈、旅游购物也将成为古城商业区中的“时髦”业态。

这片土地承载着千千万万个“老周”的梦想和期待。如今,正孕育着崭新的希望,焕发着勃勃生机……

(三)一张规划图的“日夜兼程”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借用汪国真的这句诗来形容莒国古城的规划建设,再贴切不过。

去年9月21日,全县新型城镇化大会召开,提出了“老城做文化,新城现代化”的发展定位,吹响了建设莒国古城的“冲锋号”。

从前期调研论证、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到规划设计、拆迁安置,再到招商融资、历史文化展陈布局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稳步推进,古城建设一路紧锣密鼓、蹄疾步稳,一幅丰富厚重、承载希冀的古城画卷在莒州大地徐徐展开。

3家设计院的“擂台赛”

“慎重书写古城规划的每一笔,让古城建设不留遗憾,经得住时间和发展检验,使其真正成为一项民生工程、时代工程,这既是对历史的负责,更是对未来的负责。”县委、县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系好古城建设“第一粒扣子”,规划定位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古城建设的成败。

坚持开门搞规划,南北“求贤”,在对多家设计单位进行反复甄别、比较后,最终确定了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设计实力雄厚且多次成功操盘同类项目的3家大型规划设计公司参与古城蓝图绘制。

“既尊重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突出明清时期的营城特征,外形方方正正、中规中矩,侧重于住宅和商业区规划……”这是北京一家建筑设计院对他们心目中“莒国古城”的描绘。

“方案一为春秋、汉唐、明清风格结合,体现古城历史延续性,丰富水系、游线设计;方案二为春秋风格,突出春秋莒文化特色,兼顾商业、居住和旅游,城墙设计成开放式……”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阮仪三团队“捧”出了自己精心规划设计的两个方案。

“以春秋风格为主,打造‘中国春秋第一城\’,特色鲜明,易形成引爆点,规划设计商业区,兼顾成本回收……”曾参与四川成都宽窄巷子创意打造的设计团队对古城规划作出这样的解读。

3个团队多次到莒县实地考察测绘、暗自较劲,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并反复对方案进行调整提升。仅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阮仪三团队就已14次易稿,小的修改更是不计其数。

“目前国内明清风格古城数量不少,存在雷同弊端”“春秋时期建筑多以草木为主,气势不够宏大”……

肯定否定再肯定……每个方案都经历了千锤百炼。在不断地“淬炼”中,方案也日臻完善。

“我们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力求不留遗憾。”古城建设指挥部规划建设组负责人李锡海说。

莒县还多次邀请国家文物局、住建部、北京故宫博物院、山西古建集团、春秋淹城等古建专家论证指导,寻计问谋、听取意见建议,并吸纳到规划方案中去。(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小记者秋游乐园

莒县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任志誉指导老师冯英俊今天上午,我们莒县小记者乘车到嗡嗡乐园去游玩。经过很长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嗡嗡乐园了,大家满怀着希望,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到大门口集合,我们的眼神里...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深得民心的时代之举 ——莒国古城顺利奠基之历程综述(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