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新闻 灵山新闻 浦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钦州市 > 浦北新闻 > 正文

小果“换心” 转型“金贵”浦北小青柑成扶贫大产业种植面积4万多亩,加工企业近100家,实现产值1.5亿元

来源:钦州日报 2018-10-25 10:03   https://www.yybnet.net/

浦北讯 近年来,浦北县紧扣扶贫产业开发,借助“世界长寿之乡”品牌,大力发展“柑普茶”新兴产业,通过给四会柑“动手术”,与云南普洱茶“联姻”,推动四会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成为该县一大扶贫产业。

近日,笔者在该县龙门镇一家柑普茶加工企业看到,不少妇女正在一个个簸箕前,往掏空的柑果装进茶叶。而在厂房的一角,一台隆隆运作的“掏果肉”机,正在有条不紊地给小青柑做“空心术”,场面热火朝天。“按照有关工序,将一个个优质的小青柑掏空、洗净、晾干,再往里装上上等的茶叶,然后晾晒、烘干、包装,即成了上市的柑普茶。”该柑普茶企业老板介绍说,由于柑普茶既具有健脾和胃、化痰止咳、降脂减肥、抗动脉硬化、抗衰老等功效,又融合了醇厚的茶香、果香,形成独特的口感,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广东、福建、江浙、东北等省,成为致富路上的“金果茶”。“经过特殊工艺加工的柑普茶,市场上卖到几百元一公斤,少则200多元一公斤。”分管扶贫工作的龙门镇副镇长尹开誉介绍说,目前柑普茶产业已发展成为龙门镇的一张产业扶贫名片,全镇有柑普茶加工企业60多家,建成与柑普茶有关的扶贫就业车间5个,带动本镇及周边大批农户、贫困户就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据了解,四会柑当地又称做“剥皮柑”,顾名思义就是等果实成熟后剥果皮销售。由于陈皮的销路单一、价钱不稳定,因此很难发展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改变这一现状,浦北县积极创新产业发展方式,通过对小青柑实施“换心手术”,大大增加四会柑的附加值,每亩四会柑创收2万多元,平均带动贫困户每户年增收7000多元,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该县平睦镇圩脚村的李桂德是四会柑的种植大户。2016年以前,他生产的四会柑主要是剥果卖皮,有时除去工人的工钱,辛苦一年也没多少收入。2017年柑普茶加工企业兴起,他将满山的小青柑以每公斤6元的价钱承包给柑普茶企业,这样他不仅省去了请工人剥皮、晒皮的工钱,还省去许多繁琐的工作,当年稳赚10多万元,体会到柑普茶产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为了推动柑普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该县还会同钦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在龙门镇新丰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首个利用小青柑开发功能性柑普茶科研基地,通过开展《利用小青柑开发功能性柑普茶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课题研究,推动柑普茶从外形、加工工艺、品质、食品安全等方面建立统一标准,形成统一规范管理,不断加快柑普茶产业发展壮大,让广大农户得到更多的实惠。

目前,柑普茶已发展成为浦北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全县种植柑橘面积4万多亩,发展有柑普茶加工企业近100家,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有效带动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覃科棵)

新闻推荐

浦北 上学途中 女孩不幸遇难

南国早报浦北讯(记者钟小启)10月22日下午,在浦北县金浦大道路段,一辆水泥罐车与一辆自行车相撞,骑车女孩不幸身亡。目击者称,当...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果“换心” 转型“金贵”浦北小青柑成扶贫大产业种植面积4万多亩,加工企业近100家,实现产值1.5亿元)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