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冠年通讯员尹开新
10月4日,记者走进位于浦北县北通镇佛新村的侨龙制衣厂生产车间,只见车间内机声隆隆,梭飞丝舞,贫困户张艳梅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一片片单布在她娴熟地操纵下,经过裁剪、缝合,进入流水线,成为款式新颖的服装。
这是一个就业扶贫车间。创办人张贤是佛新村本地人,早些年到广东打工,后自办制衣厂创业成功。随着企业越做越大,在浦北县相关部门的引导下,他返乡办厂置业。今年1月,该厂设在村里的制衣生产车间被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共吸纳了周边7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劳动力9人。
张贤告诉记者,厂里这些女工以前都是在广东务工,根本无法照顾家庭。如今村里有了工厂,让她们就近就业,既能挣钱养家,又能照顾到家。
对此,贫困户张艳梅感触颇深:年事已高的家婆身体残疾,长年卧病在床需人照顾,4个孩子还在上学,以前在广东打工根本没办法兼顾一家老小,“如今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又能照顾家庭,真是一举两得。”(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就业是民生之基。佛新村的就业扶贫车间,是浦北县“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办厂带动就业”模式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该县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实施“党旗领航·就业扶贫”行动。
浦北县委书记韦业葵告诉记者,该县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统筹人社、扶贫、财政、农业等部门资源力量,使各部门各自为战转变为多部门握指成拳,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
目前,该县采取创建一批就业扶贫车间、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扶持一批创业项目、培训一批贫困家庭劳动力等措施,共帮扶就业6634人,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1651人,涉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1347户。
该县探索出“园区企业到镇村设立分厂、加工点”带动就业、“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办厂”带动就业、“居家式”带动就业等多种模式,有效地促进了贫困家庭劳动力、农村留守妇女等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全县共组织认定就业扶贫车间52个,吸纳就业人员42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501人。
该县还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开发出乡村环境卫生清扫、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简易维护、村务协理等20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
自治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报方式
1.举报电话:0771-2892341
2.举报电子邮箱:gxgasaohei@163.com
3.举报信箱地址:南宁市新民路34号公安厅(旧址)传达室
新闻推荐
锁住源头 为食品安全带来“甜头”本报记者 李建城 通讯员 杨坤
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抽检海鸭蛋生产企业李建城摄食品生产,是食品诞生的源头,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源头。从源头起抓牢安全监管,锁...
浦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浦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