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丽虹 通讯员 陆秋丽
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时节,走进浦北县三合镇定更村,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就是这番清新大美的景象。近年来,三合镇定更村委转变思路、集思广益,除了传统种植水稻外,还大力发展莲子种植、畜禽养殖等产业,通过种养结合、走生态发展的路子,极大地激发内生动力,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田种莲子破解脱贫难题
去年开始,定更村委在帮扶单位和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通过开荒水田和种植莲子、施肥、除草等一系列工作,33亩莲子田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夏天,站在田野上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绿色森林,肆意盛开的莲花正享受阳光的沐浴,吸引着附近的村民前来观赏嬉戏。
莲子田积攒了人气,这莲子可就不愁卖了。莲子具有清热解毒、补脾止泻、养心安神之功效,炎炎夏日,正需要这莲子去燥养神。驻定更村第一书记张远尚介绍,定更村的莲子每公斤卖10元,每天至少能卖30公斤,目前市场对莲子已经供不应求了。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张远尚告诉记者:“在原有的莲子田基础上,定更村还会把发展莲子田和其他适合的产业相结合。比如养莲子鸭、小龙虾、泥鳅鱼等产业,一莲两用,形成一体化管理,争取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种养结合 铺出群众致富路
据了解,定更村有耕地总面积1110亩,山地总面积约5910亩,土地自然肥力高,常年种植水稻、柑橘,养殖业则为养殖猪、肉兔为主。记者在定更村看到,连片的柑橘树就是一棵棵摇钱树,满载着果农的汗水和希望。合作社里,一只只秀气可爱的兔子躺在笼子里休憩,养殖户正悉心照料着。“整村种植柑橘1100亩,年总产量112.5万公斤。养殖的肉兔十分抢手,除了在本地市场销售,还通过网络销售平台销往广东、云南等地,年产值将近900万元。”定更村村支书米庆初说。
近年来,定更村积极优化产业结构,采取“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管理和发展多种产业经济,着力打造“一镇一品”工程,实实在在地解决村民就近务工、照顾家庭等问题,也让群众的钱袋子日益鼓起来。
光伏发电项目落地生态经济齐头并进
定更村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并争取到光伏发电项目落户该村。
据米庆初介绍,在建中的大型光伏发电站项目总投资达到40万元,装机容量达到50KW。该项目由县扶贫办统一实施建设,2018年底建成投产后,将为定更村村级集体经济带来2万元以上收入。此外,该村出租村委办公楼、水田,收入0.12万元。“只有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定更村才不只是画卷里的美丽乡村。”米庆初信心满满地说,未来,定更村要立足村情,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多方面、多渠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拓宽增收渠道,让全村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真正“跑起来”。
新闻推荐
7月13日,副市长李从佳率县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浦北县张黄镇调研南流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召开现场推进会,并与灵山县、浦...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