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有这样一家特殊的超市:没有老板、没有收银员,甚至商品也没有价格。
超市面向的顾客也很特殊:积极脱贫的贫困户、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平安家庭”等。
村民只需要拿着手中的积分卡,就可以从超市兑换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这样的爱心超市,成为三合镇创新扶贫的一个缩影……
爱心超市里“买”商品,只要积分不要钱
爱心超市开业只有半个月时间,虽不同于普通超市的熙熙攘攘,却早已名声在外。
“在这个超市,有钱你都花不出去。”村民刘娟笑着说,来这里“购物”的,主要是辖区内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重残户,以及被表彰的“清洁文明户”、身边好人、“平安家庭”等。
超市空间不算太大,五六平方米,货物却是琳琅满目,米、面、油、衣物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在货物上没有价格标签,而是醒目的5分、10分、30分等积分字样。
党师傅是三星村的村民,也是一位贫困户。日前,他因家庭卫生环境突出获得了40个积分。拿着爱心积分卡,他在爱心超市开放日兑换了一袋洗衣粉、一个炒锅。
党师傅手中的爱心积分卡是“爱心超市”里唯一可使用的凭据,由村干部分发给每一户贫困户。在三合镇,类似党师傅这样的贫困户,都能享受爱心超市带来的福利。
这样的“爱心超市”,是三合镇借鉴外地经验,在社会扶贫工作中探索的一种创新模式。为鼓励贫困户行动起来,工作组设立了不同分值的“积分券”。由乡镇、村委会组成的评议组定期考核,评选标准涉及村民居住环境、敬老爱老文明之风、贫困户创业致富等多个方面。
评议组根据贫困户在享受光伏、种养殖、务工、创业等方面坚持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积极脱贫的情况,通过实地考查后计分发券。
打造“扶贫扶志”模式,解决“供需”不对称问题
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扶”与“被扶”对象之间似乎总存在“供需”不对称的问题。
“可能这家不缺米面油,缺少的是衣物,爱心企业却把米面油送进家门,这其实是资源浪费。”三合镇相关负责人说,爱心超市的成立,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合镇副镇长范明明说,镇政府通过对接社会爱心企业、帮扶单位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给爱心超市提供物资来源。
在爱心超市的墙体上,一面“爱心对接墙”格外醒目:“我想要辆三轮车”“我想要个烧水壶”……心愿树上,贴满了贫困村民的各种朴实愿望。而旁边的“爱心回音墙上”,则贴着各界对居民需求的回应。
记者了解到,爱心超市从5月4日开始启动使用以来,已有数十户贫困村民拿着积分券,兑换到自己需要的物品,这一良性的“扶贫扶志”模式已初见成效。接下来,镇所辖的8个村庄都将相继成立各自的爱心超市,让这种“积分换物”的模式满足更多村民的需求。
记者手记
“爱心超市”是社会扶贫的一部分,它的开办和运行,既增强爱心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也转换了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与积极性,真正做到“扶“与“被扶”双方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你有所需,我有所予。心中增添一份温暖,让贫困户更有尊严地受助。
颍州晚报记者 梅飞 通讯员 蒋雪梅 文/摄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为居民安装管道燃气本报记者肖鑫摄本报讯(记者肖鑫)“真的很高兴,终于能用上管道燃气了。”4月27日,钦州胜利天然气...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