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潘定盼
产业兴,百姓富。作为革命老区村的浦北县北通镇旱田村,干群齐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持走“造血式扶贫”路子,围绕养殖黑猪等特色产业推进产业扶贫,让贫困户搭上了产业发展的快车。
日前,记者走进旱田村,在新修建的现代化养猪场里,全身黝黑、体壮结实的黑猪正在干净整洁的猪舍忙吃食,而二期猪舍也正在加紧施工中,全村处处呈现着搞生产、兴产业的景象,新农村发展风貌初现规模。
引进致富项目“养殖场计划投入建设资金280万元,养殖规模达1000头,产权归属旱田村村级集体经济,并由旱田村村民合作社统一管理……”据旱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张德严介绍,占地100多亩的北通镇旱田村黑猪养殖场是该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建扶贫特色产业、促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租赁山林地建设的。
张德严说,黑猪是一种优良肉猪品种,肉质密度大,含水量少,肉味鲜美,深受市场欢迎,养殖场经过了充分的调查摸索和结合村情而修建的。通过引进了浦北县扬丰养殖有限公司,并与之签订了养殖合同,旨在打造“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生态黑猪养殖示范点,带动农户发展优质黑猪养殖产业,助力全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打造互利共赢“你看,这个就是咱们的黑猪跳水台了,等建好后它们就可以游泳健身了。”黑猪养殖场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的平台告诉记者,为了锻炼黑猪的肌肉,提升黑猪的品质,使之肉质更鲜美,他们特意为黑猪建设了泳池、跑步等娱乐场所。
目前,黑猪养殖场一期已建成投产。通过这样的养殖模式,村委每年都会获得不少于5万元养殖分红;农户将产业发展资金或者物资投入到养殖场集体养殖,每年获得固定的养殖分红;同时聘请部分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到养殖场工作,还帮助了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了村级集体、农户(贫困户)和公司(合作社)互利共赢的局面,得到了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欢迎。
过幸福新生活
村里有了带动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更加强烈了。“我们来这里工作,每个月就有固定收入了,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当然会朝着好生活去努力了!”当地村民表示,有了工作有收入后,就会期盼着过上更好的新生活。
一排排平整的房屋、景观水池、观景亭、群众戏台、体育活动中心、公厕等文化娱乐设施,来到旱田村委关塘坡村,一个一应俱全的新农村展现在大伙眼前。“搞好生产经济的同时,我们还要搞好新农村建设啊。”据当地村干部介绍,目前旱田村委关塘坡村的风貌改造项目已经对村内60余栋房屋进行了外立面统一提升,对部分村庄道路、排水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新增绿化面积约5000余平方米等。下一步,将继续建设新村二期,修建生态停车场、垃圾收集站,不断发展增加特色养殖产业,让当地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
新闻推荐
患者在医院身亡 有人网上添油加醋 相关部门回应称网传消息不实,家属并未影响医院秩序
今报记者钟小启11月6日,一个网名为“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的网友发微博,称一名女患者腹痛到浦北县人民医院就诊时,死在手术台上,患者家属纠集数十人到医院讨说法。医院发出紧急通知,集中医生护士待命...
浦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浦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