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陆燕)日前,钦州市钦北区大垌镇大片村委大片村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跳岭头”活动,吸引了周边不少群众前来观看。据了解,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份,防城港市许多村庄陆续过“岭头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统文化受到群众的欢迎。
“镪咚镪、咚镪咚镪、咚咚隆咚镪……”当天晚上,一阵欢天喜地的锣鼓声从大片村的一处山岭上传来,循声而去,几名身着精致彩色古装的壮族男性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执刀、斧、戟、剑、棍、锄、铲之类的农具兵器,闻鼓起舞。只见舞蹈动作朴素刚劲,时而快跳,舞姿独特,腾挪跳跃,诙谐有趣,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跳岭头的习俗据说有几百年历史了,尽管我们村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一,但从每年农历八月中旬到月底,各村都有吃岭头,跳岭头的习俗。”村民吴坤章告诉记者,跳岭头祈求五谷丰登和风调雨顺的仪式,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
“‘跳岭头\’又称岭头节,部分地区又称‘吃庙\’,是每年的农历八月份到十一月份在钦州的钦北、钦南、灵山和浦北等地的壮、汉两族民间一种古老的习俗,是一种为村屯辟邪收妖除瘟、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所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因其多在村边坡岭头上举行,故称为‘跳岭头\’,钦州跳岭头的仪式有,出(跳)三师、出(跳)四师、三元相(夫)、跳五雷等。”大垌镇大片村委会原支书吴金章介绍,在今后还将借助岭头节这一传统节日,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来宣传和推广大片村的金花茶、土猪、土鸡、清水鱼等特色产业。
据悉,钦州“跳岭头”于2006年被确认为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于2014年底被确认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据明朝嘉靖《钦州志》(1534年)卷一《风俗志》记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扮鬼神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流传至今至少有了四五百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以戴面具驱鬼逐疫的形式出现在乡间村落之间的集体祭祀活动,地点一般在村边的山坡上,故称为“跳岭头”。“跳岭头”是脱胎于傩巫文化的产物,是戴面具舞蹈表演的融宗教性、戏剧性于一体的前戏剧形态。盛行于北部湾地区的“跳岭头”,为了驱邪祈福,从最初的宗教酬神祭仪逐渐演变到今天富有娱乐性的地域文化活动。
新闻推荐
香蕉价贱仍滞销 蕉农心焦 在当地党委政府号召下,单位职工认购了120万公斤爱心香蕉
大成镇板铺村的爱心香蕉收购点,蕉农在卸货。浦北南国早报记者钟小启文/图从9月份以来,素有“中国香蕉之乡”的浦北县蕉农比较心塞——价钱降到0.4元每公斤仍鲜有客商收购。由于近期天气炎热,香蕉易...
浦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浦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