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 言
■当精准治理的精髓在实际行动上得到充分体现,相信老旧小区将重新迸发活力,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最大亮点
■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很多来自于看得见、摸得着、能感知的生活细节,这些生活细节往往能够不经意地温暖人心,它们来源于各项贴民心、有温度的整改举措
■让政策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人、举措的温度暖到人心底,让人民群众主动并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心协力实现“江海宜居城”的美好愿景
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江海宜居城”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钦州全局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加快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景,我们选择在加大力度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这一“牛鼻子”工程上发力,从最硬的“骨头”啃起,全面铺开并深入开展提升城市品质工作的新篇章。“江海宜居城”的美好愿景给予城市建设者们更明确的努力方向,也对改造老旧小区这一重点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随着共识的达成,各方面力量的集结和投入,近段时间来相关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各职能部门共同发力、密集治理,一些老旧小区的环境脏乱差情况得到改善,一些长久以来未被重视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工作的准度也在不断提升,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小问题被一一“晾晒”出来并各个击破,当精准治理的精髓在实际行动上得到充分体现,相信老旧小区将重新迸发活力,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最大亮点。力度增强为校准准度提供了动力和基准,准度的提高也为温度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更优的条件,毕竟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很多来自于看得见、摸得着、能感知的生活细节,这些生活细节往往能够不经意地温暖人心,它们来源于各项贴民心、有温度的整改举措。
其实,当广大城市建设者们的目光更多地向老旧小区聚焦,相信一些以往没被注意到,或者难度较大的问题,迟早都会得到关注并解决,在这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力度、准度,有时还将广度、速度也作为是否圆满完成工作的重要评判标准,实行起来也都有据可依、有界可寻,而温度则往往成为实际操作中最难把握的一点。这时我们就要学会从准度中找头绪,用好“望远镜”和“放大镜”,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看准、吃透,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让地上与地下的基础设施都能很好地服务群众日常生活,让改造后既有靓丽的“面子”又有底蕴深厚的“里子”,既有档次提升的生产生活“硬件”,又有洗涤心灵的精神享受“软件”。
“城,所以盛民也。”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到一盏路灯的设置,大到历史文化街区的升级改造,精到对“一江两岸”、东西干渠、各口袋公园的优化设计开发,准到对绿道建设、电线整改、老建筑保护等各个环节的把握,老旧小区改造离不开基层的参与,若准度失焦就会寻不到问题症结、找不见决策准头、看不清干事落点,于是在与基层交流中表错情、用错力,让他们感觉不到干事创业者的激情与温度,这样的交流掌握不到真实情况,而缺乏温度的实践又往往容易落入求速度追指标的窠臼中,得不到市民的配合,更别说对结果的认可和称赞。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必须将工作做得有准度且有温度。
其实,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说到底也是人的现代化建设,一座城市是否具备足够高水平的城市文明,往往能从居民的精神面貌中看出。从这个维度上看,在改造老旧小区这件大事上,必须激发广大市民的城市主人翁意识,让大家积极参与进来,主动承担这个交织着困难与机遇的历史使命,发挥末端作用,充分展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成为城市品质体现的一部分。这一切自然也离不开有准度的引导和有温度的情怀。
精确的准度促使我们更高质量地做好城市规划,比如加快城市综合设计和片区综合开发,加大闲置土地处理力度,着力破解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也在补短板、强弱项、优环境、提质量等各项工作上,学会接地气、听民意、知民情、找平衡,统筹兼顾、寻求最优方案,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服务,让政策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人、举措的温度暖到人心底,让人民群众主动并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心协力实现“江海宜居城”的美好愿景。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钟小启)5月16日中午,钦州市二桥底有3名小男孩溺水,当地消防、民警、急救等部门到场处置。有知情人告诉南...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