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1日,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发挥多学科优势,来自急诊科、产科、胸心血管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专家联合成功抢救一名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孕妇,凸显了该院近年来坚持打造“2小时急救圈”和“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取得的成效。
命悬一线
“洪主任,急诊科现在去那丽出诊,接一名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前大出血孕妇,请做好准备。”
2月21日上午10:48,市二医院产科主任洪红刚下手术台,就接到了科室准备参加抢救的电话。
与此同时,在场的胡芸、李杰、包丹敏、池小燕等产科医生都随时待命,准备参加抢救。
10:52,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出诊,赶往那丽镇。
在当天上午10时,那丽镇40岁的孕妇王香来到当地医院产检。她此时想不到,正在遭遇产科最凶险的病况之一——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突然出现的大量阴道流血症状,湿透了裤子。当地医院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时,急呼市二医院急诊科出诊转院抢救。
12:45,患者被接到医院,已做好准备的洪红等医护人员立即上前查看。“患者到科室时,生命体征虽然都还正常,但检查时发现身下垫的卫生巾都被血浸透了。”洪红立即嘱咐护士给予保胎药和止血药,同时电话急呼床边B超和心电图检查。
诊断结果让在场产科医护人员的心弦绷紧:患者是高龄孕妇,患有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两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且之前有过剖宫产经历,属高危妊娠,面临极大风险。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风险有多大?洪红介绍,凶险性前置胎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埋藏在孕妇的子宫里,它往往与大出血相生相伴。如不及时救治,将导致孕妇产后严重出血,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搏击死神
开放静脉,联系输血科,积极备血,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剖宫产手术准备……在场的产科医生胡芸、李杰、包丹敏、池小燕等迅速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
一场与死神争夺母婴生命安全的“战斗”打响,急救绿色通道在快速运转。在短时间内,建立了由产科、胸心血管外科、麻醉科、手术室、新生儿科为组成的抢救治疗团队,经过缜密的术前评估,制定了手术方案。
按照患者在接诊回院途中,产科与胸心血管外科制定的方案——胸心血管外科专家在介入室为患者先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从而为产科专家在剖宫产手术时减少出血赢得宝贵时间。
但当患者入院后,洪红等专家发现由于患者失血量较大,且仍持续有流血,情况不稳定,随时可能变化,此前制定的介入室下实施的方案所需时间较长,洪红和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凌毅商量后,果断决定在手术室实行“盲插”——即在非介入下,没有先进的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的辅助,完全依靠胸心血管外科手术医生自身的经验与技术实行股动脉穿刺。
13:34,患者被推入手术室。麻醉科主任黎必万和麻醉医生黄光俊、钟秀艺立即快速进行术前麻醉工作。
13:50,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凌毅在手术室护士的协助下,首先在患者右腹股沟处的股动脉定好穿刺位置,置入股鞘,再经股鞘行腹主动施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摸到吗?”
“摸到。”
……
“摸到”的回答非但没能让在场的医护人员高兴,反而使手术室里的气氛随着这简单的问答变得更紧张。原来,只有“摸不到”才表示右侧股动脉脉搏消失,腹主动球囊阻断术取得成功。此刻,在场的医护人员都紧紧盯着凌毅的操作。
母女平安
14:10,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凌毅操作的股鞘导丝引导球囊导管到腹主动脉区,右侧股动脉脉搏消失,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取得成功。洪红立即和助手胡芸、李杰为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
14:32,随着“哇”的一声清脆哭声,一个重2550克的女婴顺利诞生。早等候在旁边的产房和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迅速为女婴进行检查,随后由新生儿科的胡琳敏医生护送女婴转入新生儿科进一步监护。术中洪红等医生发现患者的胎盘与子宫下段的肌层粘连严重,并有部分胎盘植入于子宫肌层,为减少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胸心血管外科凌毅副主任和陈延东医生阻断腹主动脉的供血,全程严密监护。
16:50,在产科专家结束了剖宫产手术和子宫修复整形术后,胸心血管外科专家立即接着取出腹主动脉球囊置管,完成右股动脉修复术。
18:12,这台历时4个多小时紧张抢救,手术顺利完成。
从13:50至16:00,在产科专家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胸心血管外科专家先后3次分别进行腹股主动脉球囊阻断,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此时,手术室内所有的医护人员胸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术后,患者被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进行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经过医护人员4个半小时的紧张忙碌,患者的出血被及时控制,生命体征平稳,患者的子宫也被保住了,母女平安。
在多个学科医护人员的共同救治下,3月1日,患者和家属带着对参加抢救医护人员的深深感谢后康复出院。(因涉及个人隐私,文中患者姓名为化名)
新闻推荐
中新互联互通班列(昆明-钦州港)即将开行。春城晚报首席记者宋金艳“辐射中心”新定位改变了云南的格局,使云南从“末梢”走...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